1、当下我国政府正力争建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国理政时共同关注的问题是
A.重视人才
B.厉行节俭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开启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3、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时间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4、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变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如何重大的变革,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永远不会变的,它是
A. 和平与发展
B. 信任和固结
C. 经济全球化
D. 和平与战争
5、2020年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因发现能够有效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
A.钟南山
B.屠呦呦
C.李兰娟
D.李四光
6、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留下了许多有时代特色的口号。“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9、从“有哈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10、南北战争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这场战争
A. 最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 消灭了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C. 颁布了《宅地法》,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需求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11、1972年9月25日上午,北京首都机场,一架来自日本的DC-8专机徐徐降落,舱门打开,日本国首相走下飞机,已经等候多时的周恩来走近舷梯,中日两国总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战后日本首相首次访问中国。文中的“日本国首相”是
A.田中角荣 B.安倍晋三 C.广田弘毅 D.伊藤博文
1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共同纲领》
B.《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①“红卫兵”②“走资派”③“破四旧”④“海归”( )
建国初期 | “人大”“政协”“一化三改” |
探索时期 | “大跃进”“救卫星”“原子弹” |
文革时期 |
|
改革开放时期 |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这应归功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改革开放
C. 世界其它国家的帮助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5、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的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6、1952年底,除了哪些地区,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A.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B.国统区
C.老解放区
D.新解放区
17、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18、港珠澳大桥开通,不仅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更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是某一制度下的重大成果。这里“某制度”指的是( )
A.和平建国方针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19、“20世纪末中国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20、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行业有( )
①轻工业
②农业
③商业
④重工业
⑤交通运输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④⑤
21、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2、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4、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25、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8、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9、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0、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1、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2、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33、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始成为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
34、关注“三农”,回答问题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1)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土地改革的运动,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颁布的法令是什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3)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1956-1966)出现过一次严重失误,这次失误指什么事件?
(4)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