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C.受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压迫
D.地区之间发展均衡
2、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港澳人民的共同心愿
B.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3、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它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与其核心内容.对应错误的项是
A.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
5、“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时的浮夸风
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土地改革的成果
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 上海
B. 深圳
C. 厦门
D. 珠海
7、在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④台湾、香港、澳门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不属于中共八大内容的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C.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基础上召开的
9、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其图案等要素更能体现国家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请判断,如图中的货币来自哪个国家?
A.印度 B.美国 C.埃及 D.英国
10、如下图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获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而60多年前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 )
A.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11、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的地区
③中国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遍布我国从北到南的沿海区域
④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的开放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向内陆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局。下列做法与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局不相符的是:( )
A.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实行安居工程,改善居住环境
C.保证粮票、布票和油票的供应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它”是指( )
A. 上海浦东 B. 厦门 C. 深圳 D. 浙江
14、“在目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由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写信人来自哪个国家
A.韩国
B.朝鲜
C.苏联
D.美国
15、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就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7、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因为她
A. 在世界上首次提取了“青蒿素”
B. 在“两弹一星”一方面的突出贡献
C.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 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18、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与这首战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9、随着韶关市区人口的急剧增长,老城区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同时引发出众多难解的问题,于是提出建设新城区的设想。2005年韶关把新城区正式命名为( )
A.珠江新城 B.恒大新城 C.保利新城 D.芙蓉新城
20、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北洋政府逮捕北大学生
21、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22、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5、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6、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27、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30、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31、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的口号;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2、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3、(题文)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竟有九年荒。
——旧凤阳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1950年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参加合作社,年年都能多打粮。
——1955年
材料四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打粮,娘子一住就逃荒。
——1968年
材料五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
(1)以上材料是几段凤阳花鼓,分别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四项农业政策, 请根据相应的内容说出四项政策的名称。
①“自从土地还家后”:__________
②“自从参加合作社”:__________
③“凤阳地多不打粮”:__________
④“自从包地包产后”:__________
(2)这些农业政策的实施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3)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不断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