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2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十几家报纸共同投票选出了当年中国十大新闻,邓小平1月19日开始视察南方获得的票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A. 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C.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
A. 打击了外商投资信心
B. 取代世界贸易组织章程
C. 保护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D. 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3、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刘少奇冤案的平反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两个凡是”的提出 D.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作出
4、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主集中制
5、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 )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6、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上,分别颁布或制定的重要文件是
A.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并实现“零的突破”是在
A. 第23届
B. 第24届
C. 第25届
D. 第26届
8、“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的特征是
A. 集体生产
B. 大机械化生产
C.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 庄园式生产
9、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改革是要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B.十四大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C.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平均分配
D.我国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10、如果给下边历史照片配上主题词,最恰当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1、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消灭了地主阶级
12、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合作共赢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政策
D. 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 )
A. 对残酷的文化专制恐惧 B.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流行
C. 接受东林书院议政的教训 D. 受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束缚
15、1895年,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求拒签合约。这次上书活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
C.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D.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6、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苏联
B.印度
C.缅甸
D.朝鲜
17、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港澳主权能从英国葡萄牙回归祖国,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提出一国两制
B.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
C. 港澳人民支持
D. 英国葡萄牙的同意
19、这次会议代行了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纪年法采用公元纪年。“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家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生产的发展推动新政权的巩固
D.土地改革后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
21、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22、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24、到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6、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7、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9、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0、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31、深受大家喜爱的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阅读以下王老吉的部分品牌历史,回答问题。
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
请回答:1956年的公私合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期国家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类似影响的改革?
3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列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33、1992年,为了促进两岸早日统一,台湾和大陆两个组织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1)指出台湾与大陆两个组织的名称。
(2)以上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4)该文献主要规定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