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事件是
A.解放战争胜利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政协会议 D.中共八大
2、某班开展以“ 中国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3、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前身是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队),于2015年12月31日成立。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第二炮兵(导弹部队)主要担任
A.海上作战任务
B.核反击任务
C.空中打击任务
D.打击恐怖势力
4、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中国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的这段话说明( )
①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②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
④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和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8、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下列那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A. B.
C. D.
9、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澳门回归
D.改革开放
10、我国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保护藏族历史文化遗产,国家出版了( )
A.《格萨尔王传》 B.《江格尔》 C.《玛纳斯》 D.《福乐智慧》
1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是 (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转折会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建立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
A. 农村 B. 沿海地区 C. 内地 D. 城市
14、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15、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解放全中国
B.实现祖国统—
C.创建新中国
D.恢复国民经济
16、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的航天员是
A.聂海胜 B.刘洋 C.翟志刚 D.杨利伟
17、为中国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的运动员是
A. 许海峰
B. 容国团
C. 李宁
D. 对亚平
18、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
A.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建立了人民公社
C. 农村停产闹革命 D. 农村实行“大包干”
19、“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20、“一五”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的时间是
A.1954年底
B.1955年底
C.1956年底
D.1957年底
21、“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2、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3、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7、______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8、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9、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32、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3、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政治建设篇】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形成新的认识,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比较好。
——摘编自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
【思想引领篇】
材料三: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道路实践篇】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说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建立的经济体制模式是什么?这种经济模式的关键是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5)纵观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