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从包产到户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
A. 四川成都
B. 贵州遵义
C. 河北沧州
D. 安徽凤阳
2、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3、“它爆发之后,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瞬间席卷了全国。造反、串联、武斗,几乎已经不存在‘左’与‘右’的斗争,取而代之的,是互相攀比‘谁更左’,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是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造私营工商业
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这个词语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民解放军”、“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人民币”,乃至我们六盘水市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这表明我国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B.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已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5、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了( )
A. 一五计划 B. 过渡时期总路线
C. 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6、中国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主要条件是: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③人口众多;
④地大物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对联反映历史:“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大跃进运动和土地改革
B. 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哪一项科技成果实验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A. 长征一号
B. 东方红一号
C. 飞行者一号
D. 嫦娥一号
9、开凿于北魏时期,坐落于山西大同,其服装具有印度风格的雕塑是( )。
A. 敦煌莫高窟 B. 龙门石窟
C. 云冈石窟 D. 麦积山石窟
10、“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里的“分水岭”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重庆谈判
11、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一一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抗美援朝时
12、“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这句诗里的“桥”指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B.汉江大桥 C.湘子桥 D.武汉长江大桥
13、当今的中国已与世界上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一百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由此不能得出的是
A.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中国奉行单边外交政策
C. 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
D.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A.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B.使美国保持了民族独立
C.帮助美国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D.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大障碍
15、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次会议完成的“伟大事业”主要指( )
A.结束了《共同纲领》的历史使命 B.宣告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D.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6、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有
①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美邦交正常化④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物理学上的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是谁发现的?( )
A.荷马 B.亚里士多德
C.雨果 D.阿基米德
19、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汪道涵 B.乔冠华 C.辜振甫 D.袁隆平
20、“1953年3月4日,《光明日报》上登载了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潘长有的感言:“中国人民可以选举自己满意的、敬爱的人作代表和人民政府的委员,来管理国家大事。这使我们工人特别高兴!”这反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1、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2、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3、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4、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25、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6、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27、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28、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29、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1、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2、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3、“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到1956年底国家对那些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34、 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邓小平同志是在哪次会议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的?这次会议还决定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邓小平理论又是在哪次会议中被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
(2)哪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任意一项内容?
(3)科学发展观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习近平又是哪次会议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