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的是: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如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6 | 26.4 |
棉花(万担) | 80 | 2124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分析上表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该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3、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九二共识”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下图中文章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姓“资”姓“社”争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D.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6、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下列不是其改造原因的是
A. 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B.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C. 很难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D. 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7、深圳曾是一个小渔村,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地方。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该市由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赎买”政策的实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8、下图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乙到丙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C.“两个凡是”方针的影响 D.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9、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和巩固》 D. 《伟大转折》
10、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到了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表现有( )
①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物价稳定
③市场繁荣
④旅游业大力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
12、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C. 发动“大跃进”运动
D.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3、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销职务
C. 刘少奇遭受了残酷迫害
D. 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14、2019年3月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下列各项属于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不包括( )
A.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D.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
16、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发展才是硬道理》《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C. 《必须坚持多快姓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17、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朝鲜停战协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中国梦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一带一路”
20、“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开启这场伟大改革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粉碎“四人帮”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七千人大会”
21、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24、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25、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7、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8、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29、“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30、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1、 思想引领历史,先进的、进步的思想为历史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先进思想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哪一次会议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4)你是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3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第二步”胜利的标志。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2)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979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使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依据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材料五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什么是中国梦?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