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我国l952年一l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工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农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提高
D.大跃进时工业总产值增长,农业总产值下降
2、某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领导干部遭到批判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3、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1 718.67亿澳门元;到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多倍。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
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你知道下列哪座大桥是“一五”期间建设的成果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黄埔大桥
D.夷陵长江大桥
5、小周同学想在高中毕业后去当兵,报效祖国。他可以选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有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火箭军
⑤战略支援部队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⑤
6、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改革开放后
7、“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习近平同马英九新加坡会晤
B.汪道涵与辜振甫举行会谈
C.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
D.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8、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雷锋--“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B.王进喜--“两弹元勋”
C.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9、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犯的严重错误主要有三: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其中,“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的错误是指(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文化大革命”
10、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1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A.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大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9月到10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着手准备武装起义。这说明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 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发动
C. 一战使俄国遭严重破坏
D.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13、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人民公社化
C. 大跃进 D. 土地改革
14、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D.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15、1964年10月,我国某报纸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16、面对台湾当局不断制造的“台独”分裂行径,你的正确态度是
①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
②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的事,自觉维护民族与国家的尊严
③站在一旁评头论足,妄加指责
④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周恩来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问题,强调“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要求“和平转变”。为此,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 参加生产合作社
B.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C. 实行股份制改造
D. 实行互助合作方式
18、在小余的课堂笔记里出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由此可判断出小余学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9、如表反映了1978—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导致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
时间 | 1978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6年 | 2019年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133元 | 686元 | 2253元 | 12363元 | 30733元 |
A.投资建设电信网络 B.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C.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D.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20、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消除了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C.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21、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____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__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
24、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25、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______。
26、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7、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30、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2、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重大会议?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领导,江泽民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哪些思想?
(3)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一次会议中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重要思想概念?
3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争取人民主人翁地位,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你是如何理解“站起来”的?此后,西藏人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西藏问题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2)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产生新中国第一部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名称是什么?我国人民从此有了形式权力的最高机关,它是什么?
(3)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中国人民强起来之时,也就是人民的中国梦梦圆之时。请问,当前“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3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政治、经济、民主法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通过的哪一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建国初期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建国后哪一次会议召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
(6)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从以上会议的召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