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其中,“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某“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游客的喜爱,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中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B.说明人们饮食喜欢猎奇
C.说明人们从吃饱进步到吃好,绿色食品等观念深入人心
D.说明“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只能提供简单的饭菜
3、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区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4、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有
①采取敌视态度
②实行外交孤立
③不与中国建交
④对中国沿海进行封锁
⑤派飞机轰炸中国首都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5、某电影制片厂打算拍摄《让历史告诉未来——第二炮兵部队纪实》影片,介绍了第二炮兵部队的光辉历程。那么第二炮兵部队指的是
A.导弹部队
B.空军部队
C.海军部队
D.陆军部队
6、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的
A.海军
B.空军
C.第二炮兵
D.陆军
7、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
B.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8、截至 2015 年,我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 个民族自治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64%。这表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金瓶掣签制度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衣着丰富多彩
B. 自驾出游流行
C. 食物匮乏单调
D. 上网淘宝购物
10、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大跃进”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1、从如图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真抓实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
B.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
C. 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的唯一奋斗目标
D. 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的共同利益和价值
1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表明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前提是
A.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C.澳门的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D.澳门的自然环境长期不变
13、电影《狗儿爷涅磐》中有这样一个情景:狗儿爷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牲口,还分得了地主的高门楼,娶了年轻漂亮的小寡妇金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14、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从毛泽东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
A.充当世界霸主
B.增强国防力量
C.促进经济发展
D.改善人民生活
15、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B. 都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张
C. 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D. 都导致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冒进”现象
16、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正在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总理不负众望,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万隆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树立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②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③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一带一路”倡议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8、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的目的是:
A. 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 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
D.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20、香港和澳门回归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21、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2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5、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7、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29、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30、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31、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 司令员是 。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3)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