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杭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颁布《义务教育法》

    D.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1950年﹣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 D.改革土地

  • 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产生的影响是

    A. 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 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6、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英国的致辞中说:“1997年,中英两国创造性地成功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两国关系揭开新的一页。”“创造性地成功解决”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运用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运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7、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 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9、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 10、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性质是

    A.一场拔乱反正运动 B.一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运动

    C.一场文化学术研究运动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11、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B. 朝鲜战争爆发

    C.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D. 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 1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D.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富强

  •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区。经济特区的设立( )

    A.成为农村改革的开端

    B.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D.回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 15、1949 年 10 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16、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中的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种迅速提高钢铁产量的全民大练钢铁的景象,发生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土地改革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7、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A. 中共七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

  • 18、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下列名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跃进

    ②王建国

    ③李援朝

    ④马文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19、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 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下列外交成就属于改革开放前取得的是

    ①中日建交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2001年承办上海亚太经台组织会议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 2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 23、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4、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 25、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 26、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7、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 28、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 2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30、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 32、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 33、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之初,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哪一年?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起的具体组织名称?

    (3)下图是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党错误进行的两个运动,请用一句话简要客观评价这两场运动。

    (4)从1978年开始,我党实行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5)根据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2)图三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从图一到图三,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发生在哪一年?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