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统计,深圳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产值增长11倍,外汇收入增长2倍,这说明:
①深圳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
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在农村改革的影响下,城市开始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 C.招商引资 D.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3、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农民乙说: “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C.农民丙说: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D.农民丁说: “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的《中国土地法》
B.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的《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5、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 )政策?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一国两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之声不绝于耳,它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不争事实。这里的“不争事实”直接得益于
A. 解放军保家卫国的责任
B. 战争年代形成的光荣传统
C. 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的发展
D. 为反击外国入侵做准备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9、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A.培养了工业所需人才 B.得到了苏联多次援助
C.建立了新兴工业部门 D.平衡了地区发展差异
10、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1、2006年7月1日,中国邮政特别发行《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纪念邮票,如右图“穿越可可西里”,主画面展示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中平静如镜的高原湖泊、修建在陡峭山峰的铁路、广袤无垠的草原等壮观景象。画面右下角为闲庭信步的藏羚羊,尽显高原圣地的静谧与和谐。该张邮票体现了青藏铁路建设( )
A.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B.是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C.速度最快、环境最恶劣
D.线路最长、海拔最高
12、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于2001年在上海举办,夏季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举办,G20峰会于2016年8月在杭州举行……中国之所以能承办这些大型国际会议,其根本原因是
A. 上海、北京等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 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 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1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外媒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也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4、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可能看到的展品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②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③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④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6、毛主席曾说:“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年万隆会议上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17、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莱克星顿枪声 B. 英国议会开会
C. 攻占巴士底狱 D. 萨拉托加大街
18、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1952年底,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
A.分到了土地 B.加入了人民公社
C.参加了解放战争 D.粉碎“四人帮”
19、1887年黄遵宪写成日本史书稿《日本国志》,虽经李鸿章、张之洞全力推介但仍未获刊印。八年后,开始迅速风行天下,几经重印。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戊戍变法的促进
C.甲午战争的刺激
D.社会性质的变化
20、报刊是利用纸张传播文字资料的一种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申报》
C.《解放日报》
D.《新闻报》
21、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2、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3、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4、(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6、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7、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8、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0、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科技促进发展,科技改变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两弹一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弹”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一个为它的成功研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2)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10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请写出飞船的名称和我国首位出征太空的航天员?
(3)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产量高,米质优良,适应性广,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请问这位科学家是谁?他被国内外誉为什么?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4、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我国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保障。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军舰,建立了号称“远东第一的舰队”。可主要创办人李鸿章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1)材料中号称“远东第一的舰队“指的是哪支海军?建国前夕的第一支海军又是什么?
材料二:回顾历史,人们都会把甲午海战的失数归罪于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正因为她挪用海军军费,再加上北洋舰队当时军队士气上的大减,从而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惨败。北洋舰队之所以败得如此惨,其实是输在了战争前的准备上的,根据甲午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日本早在战争开始前几年就已经在做好准备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归纳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原因。
材料三:辽宁舰(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属下的一般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2013年11月,辽宁舰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舰为主组成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百度百科》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海军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建立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