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理论是他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的标志是
A. 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 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2、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下列空白处应为国民经济发展的
A.过渡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C.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5、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中共十八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措施是( )
A.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B.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经济特区 D. 成立上海合作社
7、“那是一个现在看来很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诗中所纪念的那一群年轻人是
A. 工农红军
B. 八路军、新四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人民解放军
8、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州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
A.开国大典
B.国务院第一次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以下内容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D.选举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
10、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文中“台湾方面领导人”是( )
A.汪道涵 B.蔡英文 C.辜振甫 D.马英九
11、下列成就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 大庆油田
B. 籼型杂交水稻
C. 青藏公路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2、“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改革开放
C.制定1954年宪法 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3、下列连环画中,哪个是描写杰出的援藏干部先进事迹的
A.
B.
C.
D.
14、近期,一位专家带着他的团队从长沙到邵阳考察水利情况。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A.用微信支付 B.坐高铁出行 C.住别墅小洋楼 D.用粮票买米
15、“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 经济特区的创办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内地的开放
16、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那次战役给美国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战斗英雄黄继光也在那次战役中牺牲。“那次战役”是( )
A.上甘岭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7、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8、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
A. 思想改革 B. 经济改革
C. 政治改革 D. 对外开放
19、民间婚嫁习俗从侧面反应了时代的变迁。下表“婚嫁三大件”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
时间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21世纪 |
A.文化教育进步
B.饮食结构优化
C.社会保障提高
D.经济快速发展
20、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使这种说法变为现实的是
A.报纸 B.电话 C.电视 D.计算机网络
2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_________。1956年,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5、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或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6、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7、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9、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0、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32、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3、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4、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7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 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
史料:2007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 万亿元,比2002 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C02 年77C3 元增加到2007 年13786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
2475元增加到4140 元。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3) 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看强大的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的“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20世纪60 年代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史料,雷峰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应一代第一完人的心灵。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