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解除这些困扰的是
A.中共十二大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下列示意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况。与示意图目的相同的措施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今天的中国,自信、开放又乐于分享,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建交,参与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这说明中国
A.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西部大开发
5、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文件是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你认为与此批示有关的运动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会议一致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A.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8、“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 )
A. 两岸经济,互补互利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共同繁荣
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③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④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10、根据浙江温州某区统计数据显示,1952年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户一般每人3亩地,一户10来亩地。……而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粮食单位亩产量只有80-180公斤左右,据此可以得出( )
①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分配的绝对公平
②小农经济局限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③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
12、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战略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对外开放
⑤全面从严治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15、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A.和平发展的道路 B.土地革命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6、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B.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C.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珠海
D.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的
17、回归历史,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主要会议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 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中共十三大提出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中共十四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改革开放
D.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8、中国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其中涉及国家最多的新举措是
A.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B.“一带一路”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设立经济特区
19、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20、下列对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帮助最大的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制定宪法
21、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3、“两弹一星”:
(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
(2)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5、“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26、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7、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8、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________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________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
(4)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_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9、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31、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2、上甘岭战役中用胸口堵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
33、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3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中华民族一首首壮丽诗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革命与奋斗)
材料一 从1921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到来了。
(1)1921年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什么?“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样,在1978年召开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把中国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务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2)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富强与展望)
材料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梦”这个热词,激荡了中华儿女的心灵,拂煦了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的阐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3)哪次会议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哪三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什么?
(5)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写出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