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1年是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年份。以下史实发生在2001年的是:
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加入世贸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2、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A.实现中美多年来建交夙愿 B.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C.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D.标志中日正式建交
3、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A.
B.
C.
D.
4、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其中“新活力”指的是( )
A.深圳为经济特区代表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开放天津等沿海城市
5、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949年,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站起来”的标志是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邓稼先 B.杨振宁 C.焦裕禄 D.袁隆平
8、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周恩来
9、“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0、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公私合营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乡镇企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980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2、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为。”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3、在回忆中英两国历经曲折最终达成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英国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对抗
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
C.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妥协
D.英国已经丧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4、下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江南制造总局
D.《民报》
15、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十七大
B. 中共十八大
C. 中共十九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三大改造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7、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支军队( )
A. 解放军 B. 红军 C. 志愿军 D. 八路军
1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B.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行社会和谐
C.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早
19、“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材料中的“这次成功的试验”是指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C.是863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
D.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16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实行了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国企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要求企业保障职工福利
B.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21、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23、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6、_________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___________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8、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9、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 、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1、关于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和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20世纪末开始实行的大规模开发西部的战略是指什么?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世纪末,国家还实施了哪一重大行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别是在哪一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请写出已正式交付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名字。
(4)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几位?
32、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3、“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充满了艰辛、曲折,但前景光明。读《“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哪一行业?形成了以哪里为中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2)写出两例“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3)“一五”计划完成有什么意义?
(4)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你认为如何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实现国家工业化?
34、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请写出漫画中被割占地区回归祖国后,我国在该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哪些“声音”?(列举两例)
(3)材料三中的打开这扇“窗”的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