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100周年
B. 98周年
C. 70周年
D. 40周年
2、“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
A.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3、我国出兵朝鲜的主要目的是
A.找美国复仇 B.击败美国,解放台湾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树立大国形象
4、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一时期农业收入的大大提高主要得益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C.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5、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如焦裕禄被誉为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最可爱的人
6、20世纪80年代初,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7、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08年我国成功在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这反映了我国
A. 深人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B. 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C. 遵循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D. 互联网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9、2017年5月,吴敦义当选为国民党新一任主席,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国两制” B.八项主张 C.和平统一 D.一个中国原则
10、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下列不属于根据这次会议精神作出的改变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D.设立经济特区
12、1982年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是( )
A.陶铸案
B.刘少奇案
C.61集团案
D.彭德怀案
13、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14、毛泽东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下列政策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15、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6、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 000万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
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17、“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史料能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的先行者的是
①组织兴中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参与公车上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万隆会议
③田中角荣访华 ④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非领导人会议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19、一幅寥寥数字的标语,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公私合营”的标语最有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事件中
A. 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20、下图所示石柱上记载了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件文物应出自
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21、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
22、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4、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6、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9、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30、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2、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3、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上面图片中劳动工具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所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朝时哪些行业的发展,并说出宋朝著名的瓷都。
材料三 宋代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在北宋的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① ”。场所内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此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令人眼花缭乱。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货币交易量增长,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 。宋代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③ 加以管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中相应知识点并概述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这一举措使水稻产量大大提高,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以“农桑为急务”,制定了“鼓励垦荒、减免赋税”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根据材料四概述历代统治者为发展经济采取的共同措施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