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哪位领导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2、“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泡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所作的一首词节选。这首词颂扬的人物是( )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焦裕禄 D. 周恩来
3、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核武器问题
D. 社会制度问题
4、美国学者费正清说:“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作者意在强调
A.新中国的成立影响深远 B.首届政协会议意义重大
C.土地改革实现农民翻身 D.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巨大
5、2001年是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年份。以下史实发生在2001年的是:( )
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④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6、下表为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情况,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90年 | 7662.1 | 686.3 |
2000年 | 24915.8 | 2253.4 |
2017年 | 109331.7 | 13432.4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
7、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周年。这些年来,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A.20
B.30
C.40
D.50
8、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O | 4 | 0 | 7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9、2003年10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伯明 D.景海鹏
10、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等流行语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2、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应该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迈向光辉灿烂的新世纪》
C.《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D.《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13、下面示意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 毛泽东思想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4、这次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中共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次大会”(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B.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颁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5、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6、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B.改革企业的经营方式
C.生产技术的革新 D.分配政策的改革
17、中共十九大正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建国后首次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党的代表大会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必然要求
A.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19、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马祖的炮击
C.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 海峡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20、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住在一片中国人不能进入的地方,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食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21、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2、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5、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26、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7、____________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8、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9、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30、“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1、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32、请回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34、海峡两岸的频繁交往,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深入贯彻“两岸一家亲”理念,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湾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
(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日报》时政记者专栏《主笔室》撰文指,十九大报告对台政策展示“软硬”两手策略,划定红线的同时更展现善意,承诺延续和平发展路线,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改善台湾民众在大陆的生活、工作与待遇;显见大陆对台政策日趋理性务实,也更自信,接下来就看台湾社会,民进党当局如何反应。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4)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