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A.《英雄交响曲》
B.《游击队之歌》
C.《黄河大合唱》
D.《义勇军进行曲》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一百年时间。这一百年指
A.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0年前后
B. 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本世纪中叶
C.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978年到2078年前后
D. 从2000年到2100年前后
3、阿牛在日记中写道:“最近的怪事真多,大家把十几亩地里的水稻密密麻麻移到一亩地里,然后向上报告说亩产达到3OO0多斤。”这则日记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大跃进”运动
4、揭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
C.严复译述《天演论》
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5、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主要“新”在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
③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境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不受法律制裁的。”这段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违法
B.当时的中国社会已混乱不堪
C.当时我国的立法权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当时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8、回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 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 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战28年,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D. 有28个国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9、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体现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独立自主政策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国海军的主要兵种不包括( )
A.水面舰艇部队
B.潜艇部队
C.海军陆战队
D.第二炮兵部队
12、如图是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处应填( )
A.巴尔喀什湖
B.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C.喜马拉雅山为界
D.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3、冯·卡门教授在其自传中,评价他的一位学生是“美国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1955年这名学生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就是
A.邓稼先
B.王淦昌
C.王大珩
D.钱学森
14、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15、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16、201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40周年。历史上中美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四幅“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
B.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
C.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D.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1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C.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D. 中国拒绝参加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20、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次会议是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2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3、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5、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6、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8、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抵制抗争:________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30、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31、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
3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争取人民主人翁地位,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你是如何理解“站起来”的?此后,西藏人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西藏问题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2)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产生新中国第一部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名称是什么?我国人民从此有了形式权力的最高机关,它是什么?
(3)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中国人民强起来之时,也就是人民的中国梦梦圆之时。请问,当前“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3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新中国早期宣传画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
材料四 强调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政治基础的重性。同时也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在于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强调“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和通制。在这一点上,大陆方而的态度是明的、一贯的绝不会有任何变化。
——新华网《习近平就两岸关系提出四个坚定不移》
(1)材料一中的宣传画表达了新中国的什么目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时政权交接的场景,它们用实践证明了邓小平伟大构想的正确性。你知道这材料三图二回归祖国的时间吗?
(4)材料四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是何时达成的共识?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