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甲、乙地区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它们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对这两地文明的解读有误的是
A. 都属于大河文明
B. 甲地区是法老和金字塔的国度
C. 都是城邦共和国
D. 乙处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
2、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
A. 1840—1911年 B. 1840—1956年 C. 1840年—1949年 D. 1919年—1949年
3、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有
①外交孤立政策
②友好外交政策
③不与中国建交
④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5、尽管重庆谈判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几乎毫无正面意义而言。但在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和平建国原则,是对中国几十年深重灾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和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材料旨在强调重庆谈判
A.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B.反映了人们要求和平的愿望
C.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D.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6、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A.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列文献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8、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一篇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去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段讲话强调的是
A.冲破“左”的思想束缚
B.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9、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因为邓小平是
A.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 B.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 D.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
10、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 )
A.赎买政策
B.没收政策
C.借用政策
D.购买政策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沿海开放城市
C.设立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2、之所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主要是因为( )
A.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广东旧县宝安县(深圳的前身),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收入平均是0.7元。而香港则有70元港币左右。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悬殊的差距,引起了群众大规模的逃港。面对这种现象,中共中央采取的举措( )是
A.进行国企改革,建立市场经济
B.推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D.制定福利制度,保障人民生活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
A.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5、“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 D.人民公社运动
16、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A.十年“文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7、2020年5月一年一度“两会”将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49年9月 B.1954年9月 C.1956年9月 D.1958年9月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经营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政企分开 D.完善城市功能
19、《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与该社论的决策内容同时出台的决策是( )
A.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括号内应该填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1、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2、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5、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26、(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8、______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9、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31、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2、“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于哪年哪月哪日?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34、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60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守望相助、亲如一家,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鹿心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摘自《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台湾《旺报》13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积极制定计划,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为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大开途径,让两岸红利能够普惠于台湾民众,新一波“登陆”热,也警示蔡英文当局,不要在两岸关系政策上继续一意孤行。
——摘自2017年4月13日13:31中国台湾网
材料四 2019年7月2日,香港“修例风波”以来,“港独”组织和一些极端分子以极其暴力的方式冲击立法会大楼,在多地向警察投掷汽油弹,在地铁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甚至造成平民百姓的伤亡,这些极端暴力分子中甚至有一部分未成年人。他们以“反修例”为幌子,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暴力行为不断升级,社会波及面越来越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得益于哪一政策?推行此政策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国家统一、民族利益问题上应该始终秉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