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庚子年是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2020年是庚子年,180年前的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 3、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A. “星球大战计划   B. “尤里卡计划

    C. “希望工程”   D. “863计划

  • 4、20世纪60年代,面对严重自然灾害,有强烈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的“党的好干部”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孔繁森

  • 5、关于邓小平的评价最贴切的是(  )

    A.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D.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6、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停战协定”是在那一年签署的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 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力量发展的是?

    A. 重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轻工业

  • 8、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无计划盲目垦荒

    B. 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C. “大跃进”时期的毁林炼钢

    D. 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 9、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获得统一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10、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C.布达拉宫

    D.敦煌莫高窟

  • 11、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邱少云

    D. 毛岸英

  • 12、近期,台湾艺人李立群、刘册宏和王心凌在大陆走红,这一现象体现了(       

    A.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B.海峡两岸文化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D.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 1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县委书记,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B. C. D.

  • 14、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 15、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1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是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 17、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了《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否定和抵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地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 1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 19、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进行了一场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的一个真理是

    A. 必须遵循毛主席的指示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必须维护毛主席的决策

    D.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 20、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是

    ①刘道一 ②徐锡麟 ③赵登禹 ④佟麟阁 ⑤邱少云 ⑥黄继光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23、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 24、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25、“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26、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27、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 28、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 3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 33、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约见民主人士周世钊等时,将“志愿军已经出国”的消息告诉他们。毛泽东指出:“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摘自《党的文献》

    材料二: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

    (1)材料一中“志愿军已经出国”是参加的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怎样?

    (2)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我们参战的原因有哪些?并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