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山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B.国有企业改革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①设北庭都护府   ②册封班禅和达赖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体现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有利于建立完整世界贸易体系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C.开放沿海城市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4、近代,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沿海、内地陆续对外开放。下列对两种开放叙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者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④前者属于列强侵略活动,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5、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创新精神的是(   )

    A. 和平赎买政策 B. 一五计划

    C. “一国两制”构想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下图是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同”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中国民族资本家的爱国利权意识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 7、2018年1月16日,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正满2周年之际,台湾网友专门为蔡英文作了一首打油诗,叫新版《台湾之光》。“陆客跑光,经济俩光,钱沾撒光,财政花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倒退,让两岸关系走向正轨的政治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 8、“中国作为新成立的国家,面对的是有着丰富的现代战争经验的美国等国家,这就已经让人啧啧称奇了。但更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从此美国似乎不再被老天爷眷顾,只能接受战败一方的命运。”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反映的战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志愿军民 B.邱少云 C.上甘岭战役 D.孟良崮战役

  • 9、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 福建海军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北洋舰队

  • 10、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他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刘胡兰

  •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这个转移是指

    A.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文化革命发展到政治革命

    C.改革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D.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 12、美国《新闻周刊》曾刊发署名文章说:“从那以后(改革开放),我亲眼目睹了这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快、最深远的变化。”下面能反映这种变化的一组现象是(  )

    A. 两弹一星——一国两制——中美建交——港珠澳大桥

    B. 尼克松访华——经济特区—— 市场经济——WTO

    C. 家庭联产承包——南方谈话——神舟七号——中国梦

    D. 载人航天——青蒿素——重返联合国——籼型杂交水稻

  • 13、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我国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航行员是:(   )

    A. 杨利伟 B. 瞿志刚 C. 景海鹏 D. 聂胜海

  • 14、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其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抗美援朝胜利

    D.港澳回归

  • 15、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D.“铁人”——邱少云

  • 16、“文革”后,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材料表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突破口是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

  • 17、下图的纪念币是我国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行的。它发行于哪一年?

    A. 1947年

    B. 1997年

    C. 2007年

    D. 2017年

  • 18、《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下列人物中谁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

    A.邱少云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 19、“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侯,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文中的“他”是

    A. 袁隆平

    B. 李四光

    C. 邓稼先

    D. 钱学森

  • 20、下列选项中,关于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生活巨变描述正确的是(     

    ①饮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②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网络支付流行

    ③服饰从个性化走向单一化                      ④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 2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2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24、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 25、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 26、“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

  • 28、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 29、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 3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 33、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先从①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②,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③的改革。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⑤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⑥;中共十五大,把⑦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第四部《⑧》。此后,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4)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启动的“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5)依据示意图,综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乔木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写道,“我们不是为革命而草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斗争。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的重大经济措施”具体指什么历史性决策?据此决策,当时在农村尝试实行了新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什么?它取代了哪种旧体制?

    (3)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政策的调整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