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①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 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 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指( )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可持续发展之路
3、以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内容:“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4、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五号
D.天宫一号
5、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表。这表明( )
|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数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位副主席 | 3 | 3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6位委员. | 29 | 27 |
政务院4位副总理 | 2 | 2 |
政务院15位政务委员. | 6 | 9 |
政务院所辖34个委、部(正职) | 20 | 14 |
A.国共合作下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组织形式
C.中共联合各方面共同创建新中国
D.新时期民主协商政治取得了实效
6、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变化经历了由19世纪的“英国制造”到20世纪的“德国制造”到21世纪的“中国制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 B.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大跃进”时期
7、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的事件是
A.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采取开放措施
B. 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D.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
8、2018年12月,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了来自捷克、土耳其、法国、匈牙利、印尼、日本、波兰、韩国、西班牙等多国提供的共百余件组档案文献反映了丝路沿线国家在外交、贸易、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往历史,这体现了
A.丝路遗产已成为中外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B.丝路文明只对古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C.丝路精神只能在作古的文物中细细体会
D.丝路文献一直被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9、下图是 1978 年 12 月小岗村 18 户农民按下的“红手印”。他们立下生死状,约定分田到户。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人民公社被撤销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C.18 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 D.小岗村分田到户拉开改革开放序幕
10、会议一致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A.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11、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雷锋 D.毛岸英
1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突出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3、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 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 D.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4、阅读下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英国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工业革命
15、中国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是
A. 意识形态相同
B.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16、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召开过许多重大会议,引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航向。下列会议与具体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 会议 | 内容 |
① | 中共十二大 |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② | 中共十四大 |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③ | 中共十六大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④ | 中共十八大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土地改革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土地改革最终胜利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C. 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D. 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的开展
19、中国各民族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A. 平衡分布 B. 小杂居 C. 大杂居 D. 小聚居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21、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22、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2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26、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27、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28、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回答: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2)列举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3)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5)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32、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遇到巨大损失,却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举两例说明。
33、1950-1953年我国对外战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此材料制定后,在中国出现了哪两大运动?
(3)材料三哪一年、哪次会议的具体内容?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