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把采食进入体内的食物,经过自身的生理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 )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和一种野生稻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主要应用了(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太空育种技术
3、我国农业科学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甜菜红素基因在棉花植株中表达,研制出棉纤维呈现粉红色的棉花,令世人惊艳。对于粉红色棉花的描述,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粉红色纤维棉能有效减少化学染料使用量,利于人体健康,减少环境污染
B.在基因控制下,棉纤维可呈现粉红色,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C.将甜菜红素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稳定表达,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成熟纤维中甜菜红素含量会因液泡裂解而下降,造成颜色变浅,说明色素储存在液泡中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下图蚕豆种子的外形和结构示意图。
【1】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①用浸软的种子 ②用干燥的种子 ③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皮 ④用刀片将种子切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2】蚕豆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包括( )
A.1、2、3
B.2、3、4
C.1、2、3、4
【3】在蚕豆种子的剖面上滴加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
A.2
B.3
C.4
5、做泡菜时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降低温度
C.制造缺氧环境
D.防止二氧化碳进入
6、沙眼和急性结膜炎是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 )
A.角膜
B.结膜
C.虹膜
D.视网膜
7、小丽发现涡虫后,用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C.身体有前、后之分
D.消化器官发达
8、人们日常食用的水产品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鱿鱼(枪乌贼)
B.蟹
C.带鱼
D.海蜇
9、下列科学家与其事迹对应错误的是( )
A.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B.巴斯德——证明了细菌来自空气中
C.苏云金——发现了青霉素
D.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病毒
10、在研究动物的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涡虫遇①光照而伸长是先天性行为
B.实验2中涡虫被②电击而收缩是学习行为
C.实验3中涡虫遇④光照而收缩是学习行为
D.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1、鸟产卵后伏在卵上加温的习性,称为孵卵。孵卵多由雌性进行,但也有雌雄交替孵卵的,如鸽子和海鸥。下列有关鸟卵孵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鸟类都有孵卵行为
B.人工孵化时孵化箱主要是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
C.鸟类的孵卵行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鸟卵产出体外后,由于温度太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氢气、氨气、甲烷等气体
B.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C.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环境下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D.推测丰富的有机物,使得原始海洋成为“生命的摇篮”
1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毛的黄色和短毛
B.豌豆的绿色和圆粒
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D.狼的黄毛和狗的白毛
1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A.小肠的消化作用
B.细胞的呼吸作用
C.小肠的吸收作用
D.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15、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花是两性花
B.图中①⑤⑥组成雌蕊,②③组成雄蕊
C.图中⑥在传粉、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D.花粉从②传到①的过程叫作自花传粉
16、下列关于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蟑螂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②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营养繁殖,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发育成个体
③繁殖季节,雌雄蛙通过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④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7、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刚洗干净的衣服上没有细菌和真菌
C.细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D.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人类患病,因此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8、“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结合下图,对该诗句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梨树的花属于两性花、虫媒花
B.柳树的花属于单性花,呈花序排列
C.图中三种花都能形成种子
D.柳絮是柳树雌花经双受精发育而成
19、“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点水蜻蜓款款飞”描述的动物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争斗行为
20、放久的面包会长出“黑毛”,这些“黑毛”属于霉菌,这些霉菌来自( )
A.空气中飘来的菌丝
B.空气中飘来的孢子
C.面粉中携带的菌丝
D.面粉中携带的孢子
21、嫁接的关键是确保________ 与________ 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2、目前我们已知认识了很多种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3、适量的______、充足的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4、“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这一谜语的谜底是__________(动物类群),其中“外是骨”指___________,它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 。
25、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______和______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叫______。
26、两栖动物如蛙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四个阶段,其中蛙的幼体为 ______ 这个阶段.
27、某同学用无菌棉棒蘸取一点乳酸菌放在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这一过程被称为 。
28、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在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它们依靠动作、_________和_______来传递信息。
29、为了探究酵母菌对蔗糖具有发酵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右图两个实验装置,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瓶中装入等量的温开水:
(1)在甲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那么乙瓶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两个瓶构成_______实验。
(2)放入恒温箱一段时间后,甲瓶气球________________,乙瓶气球_____________。
(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此时将甲瓶打开会有____________气味。
(4)请列举一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糖.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 .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
(5)蚂蚁这种实验动物的体表具有坚韧的 ,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31、
32、青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生殖细胞的排出率。 (____)
33、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它们都是由___发育成新个体的。B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B的发育过程为_________发育。
(2)图C所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C与D相比,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图C中【___】是胚胎发育的部位;①是____,贮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1: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为我国第的“爱鸟周”。人们之所以爱鸟,不仅是因为鸟能给自然界带来生机,给人类生活增添乐趣,还因为绝大多数鸟是益鸟,对维护生态平衡有利。比如:杜鹃有“春的使者”的美称,一只杜鹃一年能吃掉松毛虫5万多条;猫头鹰被称为“捕鼠能手”,它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从鼠口“夺”回粮食1吨;啄木鸟堪称“森林的大夫”,一对啄木乌可保护33.3公顷林木不受虫害。有些鸟类虽然不吃害虫,但它是花粉、树种的传播者,如生活在热带的太阳鸟,经常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起到传递花粉的作用。
资料2:家鸽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鸟类,它是由野生的原鸽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养培育而成的。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始有人饲养家鸽。现在全世界已有1500多个家鸽品种,主要分成食用鸽、观赏鸽、信鸽等三大类。结群活动和盘旋飞行是他们的行为特点。
资料3:在某地生活着几种鸟,鹰就是其中一种,它的脖子较短,能捕食刚孵出不久的其他鸟的幼鸟;而鹅不捕食这些幼鸟,它的脖子较长。当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当它们看到鹰的影子时仍然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但它们看到鹅的影子时却不再蜷缩。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
(1)由资料l可知,鸟同其他动物一样,在自然界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哪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_________)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
D.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2)资料2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填“基因”或“生态系统”或“生物种类”)。
(3)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家鸽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_________)。
A.大鲵 B.蛇 C.老鹰 D.绵羊
(4)在资料3中,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幼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5)请你预测一下,当看到下图A、B两种鸟的影子时,稍大一些的幼鸟会对__________没有躲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