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7年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 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 1%,农业为4.5%,工业为18%。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 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公私合营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经济特区的建立
2、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普遍实现是在
A. 新中国成立之际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后
D. 辛亥革命成功后
3、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旗,至今年(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有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
4、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国际歌》
B.《义勇军进行曲》
C.《毕业歌》
D.《黄河大合唱》
5、50年前,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的标志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州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D.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6、毛泽东也曾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A.
B.
C.
D.
7、下面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黄炎培《天安门歌》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从B到C急剧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中共八大决策失误
②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失误
④“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流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下图反映了1983—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其中,1990—1995年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D.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
1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1956—197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中,完全属于这个年代的一组是
①黄继光 ②焦裕禄 ③王进喜 ④雷锋 ⑤屠呦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2、1964年的某一天,某报纸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13、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亚信峰会
15、浦东,原本非常落后,但是自1990年以来却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逐渐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主要得益于
A.被设立为经济特区 B.被设立为开发区
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便利的地理位置
16、如下图,该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7、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下列措施中与这一目标不符的是
A.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B.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
C.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D.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队数量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他伟大,更因为他平凡;他只是一名普通战士,却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只是做了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小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据此推定“他”就是( )
A. 雷锋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20、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②国民大革命;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新中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135 B. 145 C. 134 D. 235
21、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3、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6、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27、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30、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31、史料实证
结合上述两则史料,说说罗马建筑的特点。
32、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动,先进的理论推动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哪次会议上这一理论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行动指南?
(3)在中共十六大上,什么重要思想被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上,哪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2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哪一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3、谈一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34、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和精神内驱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前进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谈话”的时间,并说明将“南方谈话”视作“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理由。
(3)为验证材料三中的观点,请认真思考下面的3个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话题: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请你从B、C两个话题中挑选一个话题,设计1个相关问题,编制正确答案(请参考示例,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示例如下:
选择话题:毛泽东思想
设计问题:毛泽东思想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