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 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B. 解决民族团结问题
C.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李宗仁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正在与日军浴血奋战,该影片再现的是
A.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 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 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 D. 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3、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焕发了活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特点不包括
A.政企职责不分
B.经营承包责任制
C.企业有经营自主权
D.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4、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 新中国成立时期
B. 解放前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6、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B. 进行三大改造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东盟自贸区
D.二十国集团
8、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具有的内容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设工厂 D. 开放通商口岸
9、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锋
D. 焦裕禄
10、《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中国人民站起来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封建制度确立;清朝灭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1、下面是华盛顿于1775年写给妻子的信(节选),信中他所提到“根本没有追求过的任命”是指
A.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B.起草美国《独立宣言》
C.主持召开制宪会议
D.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A.互助合作政策
B.自愿互利原则
C.赎买政策
D.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1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 )
A.第一颗原子弹
B.第一颗氢弹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第一颗导弹
15、下列关于党的历史上重大会议与核心内容的连线,错误的是
A.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B.十六大-“三个代表”
C.十七大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16、中医药在抗击2020年的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研制出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屠呦呦
C.王淦昌
D.王大珩
17、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港澳回归
D.建立民族区域自治
18、每周星期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准确的一项是:
A.1978年前已在全国推广 B.未能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C.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20、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为了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召开了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 ,_________”
25、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6、“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8、“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32、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3、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4、 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空前盛会。
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三: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严重的迫害,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冤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会议通过了哪一部重要文献?这部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摘自哪个文件?这个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3)我国在民主法制的建设道路上,也曾遭到严重挫折,材料三是对哪一事件最好的证明?
(4)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不少于两种)
(5)你认为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有何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