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2年,许多满清宗亲和官僚纷纷逃离北京,“每次火车均挤不能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城
C.义和团民众进入北京
D.辛亥革命影响北京城
2、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的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3、香港、澳门终于在21世纪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国人都为之振奋。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4、下边是某同学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记下的知识要点。该事件标志着我国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C.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D.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5、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什么新军种正式成立?( )
A.人民解放军海军
B.人民解放军空军
C.人民解放军陆军
D.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6、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实行资产私有制
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7、“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称赞的这位农业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8、1999年11月,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入世”双边协议,如表是一份关于中国“入世”的调查访问,这份调查访问表明受访者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符合少数人的利益 B.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C.会给中国造成负面影响 D.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
9、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10、下图是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纪念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D.土地改革完成
11、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做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C. 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D. 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12、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情景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实践 B.人民迫切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3、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经济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该海报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工作场景展现工人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发展的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表明交通运输体系完全建立
D.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格局已完全建立
14、如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15、……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这句话选自曹汝霖的著作《曹汝霖生之回忆》。该著作可以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供资料(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6月26日是联合国人会设立的“世界禁烟日”。与之相关联的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者是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康有为
1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18、反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斗片《英雄儿女》的歌词为:“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对应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
B. 中国八路军、日本侵略军
C. 中国工农红军、“联合国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19、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是( )
A.黄继光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20、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时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2、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5、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6、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8、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0、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31、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3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宣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积极影响?
(3)图3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3、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
(2)这场战争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3)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列举两位这次战争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5)这次战争总司令是谁?
(6)这次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
(7)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3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图中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和1988年开放的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 (用字母表示)
(2)请指出图中位于辽宁境内的沿海开放城市。(用字母表示)
(3)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___等沿江城市;并实施了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
(4)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