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这幅农家春联反映历史事件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2、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经济新体制的是( )
A.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重工业
B.农业
C.轻工业
D.交通运输业
4、在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为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接没收,建立国有制经济
B.私人经济,企业给国家上交税费
C.政府领导,权资本家经
D.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5、有人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6、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政策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化
C.公私合营 D.土地改革
8、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我国人民当前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①统一性
②单调性
③个性化
④多样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是在哪次会议上
A.遵义会议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七大
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70—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2、志愿军战士邱少云(见如图),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主要理由是
A.在敌群中引爆炸药 B.勇救朝鲜落水少年
C.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 D.英勇无畏严守潜伏纪律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包括
①建立了政府导向的就业制度
②人们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③人们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④“铁饭碗”和“大锅饭”观念逐渐被打破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邓小平说“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邓小平的话表明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
C.回归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D.得到国际社会大力支持
15、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 )
A.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 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D.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16、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 安徽 B. 浙江 C. 甘肃 D. 西藏
17、“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对这段表述解读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 ②统一后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③台湾比港澳享有更高的自治权 ④台湾自己管理其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不属于该时期成就的是
A.“一带一路”建设 B.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0、下图是某校八年级(1)班小涛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分期"示意图。与图中②对应的是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以下人物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中国脊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铎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袁隆平 ⑤王进喜 ⑥黄继光
(1)为保证潜伏战友的安全,烈火焚烧不动摇____________;
(2)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____________;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
(4)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
(6)“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22、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3、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4、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5、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6、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8、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9、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1、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2、(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土地是农民梦寐以求的梦想。下面是陈阳同学绘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党在A阶段关于农业进行了哪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的完成,消灭了我国哪一阶级?
(2)党和国家在B阶段采取的哪一举措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这种转变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我国历史进入C阶段后,农业生产遭到了大破坏,其原因除了自然灾害外还有什么?D阶段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哪一农村政策的实行?
(4)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与生产关系变化的探究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