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社会的基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尼克松在回忆他访问中国时说:“我走完扶梯台阶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東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应当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敌对 C.中美贸易战 D.中国崛起冲击美国所领导的世界秩序
3、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以下贯彻了邓小平此种理论的举措有
①实施863计划②启动“安居工程”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⑤“科教兴国”战略⑥发展高等教育⑦“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①③④⑤⑥
4、“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5、影片《你好,李焕英》中,女主回到1981年的国有企业,浓浓的80年代国企工厂怀旧风光吸引了很多观众。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A.发展乡镇企业
B.扩大对外开放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6、 “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
A. 大陆与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B. 大陆与台湾关系的新发展
C. 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D. 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7、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是指中国哪一种农业生产制度?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集体农庄
8、“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9、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强调:“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基于这一认识,欧洲国家在60年代建立了( )
A.轴心国集团
B.欧洲共同体
C.统一的欧洲国家
D.欧盟
10、下图为某历史教科书的目录结构,根据课目标题判断,其单元名称应为( )
A.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B.新中国成立与巩固
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改革开放
11、2018年5月18日,中国首艘001A国产航母完成为期五天的海试返回大连造船厂码头,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洋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2、2014年5月出版的《新中国外交简史》的第三章“新中国和平外交的大转折和新气象”包括“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与新中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等内容。该书第三章记载的史实主要发生在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前会长高尚全曾说:“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他所说的这几个“第一”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两个与天安门有关的历史事件,相差了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15、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1951年
B.1954年
C.1953年
D.1952年
16、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屠呦呦 B.周恩来 C.袁隆平 D.刘少奇
17、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的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8、如图反映的事件出现在
A.1945年 B.1947年 C.1949年 D.1950年
19、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彭德怀
20、在农村改革的影响下,城市开始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
C.招商引资
D.招商引资
21、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2、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4、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5、填空题
(1)从1953年开始,我国相继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的转变。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
(2)1978年,安徽凤阳______农民实行分田______,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015年,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在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5)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6)1953年,______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26、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8、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29、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30、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1、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中国梦,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哪两个一百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量失误一例。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共指导思想?
33、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祖国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而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变
次数 | 变化 | 意义 |
第一次 | 和平解放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
第二次 | 当家作主 |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
材料二: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国政府在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分别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第一、二次变化相关的事件或政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请分别写出我国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