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60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衣服一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年轻人越穿越少,喜欢穿破洞的牛仔裤,人们着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 ④受到了设计能力的制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3、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面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所说的制度诞生于
A.古印度 B.古希腊 C.古罗马 D.阿拉伯帝国
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重点是在
A.少数民族地区 B.边疆地区 C.老解放区 D.新解放区
5、下列哪一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 )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6、1952年,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等一批工科类高等院校。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的目的
D.改变高等院校的区域布局
7、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氢弹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的召开是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此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南京
B. 上海
C. 北平
D. 重庆
1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在这三个历史环节中促使中国社会向近代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B.二次革命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C.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政策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3、当今中国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生活方式表明(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人们健康水平在下降
C.人们不需要劳动创造
D.国家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
14、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诞生的空军建立经历了哪次战争的考验:( )
A.抗美援越 B.抗美援朝 C.湘西剿匪 D.解放台湾
15、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邱少云
D. 毛岸英
17、下列表述与下图所示政策相关且正确的是( )
A.1979年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B.使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C.使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改变
D.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8、观察下图,中共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请给这一漫画配上说明性的文字,最好选择( )
A.改善生态环境
B.努力发展经济
C.反对铺张浪费
D.党风廉政建设
19、从增速看,重庆、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蒙、桂等12省市的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数据,贵、陕领跑。这一现象得益于下列那一项党的政策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精准扶贫
C. 西部大开发
D. 中部崛起战略
20、如图反映的经济建设的成就是
A.土改完成,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八字方针提出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2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全面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___________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各项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_______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5)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____、绿色、____、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____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____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______历史新时期。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6、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7、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28、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9、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31、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32、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4、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1)观察材料图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3)材料三反映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四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 粮食产量 |
1980年 | 5.02亿千克 |
1981年 | 6.70亿千克 |
1982年 | 7.15亿千克 |
(4)根据材料四概括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改革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