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依次经历了四个步骤:
A.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80年,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省份是()
A. 北京
B. 湖南
C. 四川
D. 甘肃
3、下列事件的历史作用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B.“大跃进”的开展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4、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 1955年万隆会议
C.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5、“‘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不能论证上述结论的史实是
A.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B.批斗干部知识分子,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C.林彪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
D.粉碎“四人帮”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6、如下图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7、《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打破核垄断,消灭核武器》的社论。社论指出:首次核试验的成功,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是指
A. 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B. 第一颗氧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
8、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A. 火箭军
B. 核潜艇部队
C. 战略陆军
D. 战略空军
9、2008年11月,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达成“三通”。“三通”不包括
A. 通邮
B. 通航
C. 通商
D. 通车
10、博物馆举办“国防军队建设成就”图片展,如图分别为“核潜艇”、“歼20战机”、“辽宁舰”和“战略导弹”,请为展览选择一个最恰当题目
A.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B.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
C.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D.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军换新颜
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等内容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应是
A.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C.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D.现代中国的国防建设
13、2018年3月28日,中韩两国在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中国迎回20位“最可爱的人”。他们曾经的战友是
A.焦裕禄 B.雷锋 C.黄继光 D.邓小平
14、老人们常说,“原先是有啥吃啥,现在是吃啥有啥”,“原来公家人才能坐轿车,现在人人都能坐轿车”。导致老人们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观念的变化
B. 西方文化的影响
C. 城市化进程加快
D. 生活水平的提高
15、假如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和英雄人物的伟大贡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两弹一星”的功臣一一邓稼先
B.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一一袁隆平
C. 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杨利伟
D. 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屠呦呦
1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下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从严治党
④全面依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17、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长期以来却并非海洋强国。在一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仅来自海上的外国入侵就达470余次。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彻底改变开始于( )
A.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B.成立华东军区海军
C.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D.“辽宁舰”交接入列
18、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合作化
19、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学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你会发现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的社会浪潮是( )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维新变法
20、“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B. 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工作者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2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4、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5、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26、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8、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9、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0、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1、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列举一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发展。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请问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是什么?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举一位即可)。
33、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此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34、“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新。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二 (如图)
(2)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材料三 “中国梦”已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要把梦想变成现实,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