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B.
C.
D.
2、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三大运动不包括( )
A.大跃进运动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运动
D.镇压反革命运动
3、从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至今已经有48周年,但是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从建交以来,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国态度 B.经贸关系 C.历史问题 D.台湾问题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根据这部法律,民族自治机关
A. 独立自主 B. 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C. 不用服从中央统一管理 D. 拥有完全的主权
5、2013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干部深入学习了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这里的“创造精神’’体现在( )
A.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6、20世纪60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衣服一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年轻人越穿越少,喜欢穿破洞的牛仔裤,人们着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 ④受到了设计能力的制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外务部的成立
B. 辛亥革命的发生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南昌起义
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西藏地区发展变化的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西藏和平解放 | 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和祖国大陆统一 |
B | 修建川藏公路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 |
C | 援藏干部孔繁森 | 为西藏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
D | 青藏铁路通车 | 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加强 |
A.A
B.B
C.C
D.D
9、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下列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工业和农业并重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注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10、小文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 )
A. 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到城市上来
C. 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 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改革开放
12、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四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他们依次分别是指
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习近平
B.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C.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D.邓小平、孙中山、毛泽东、习近平
13、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額 | 95.8% | 4.2%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下列我国所取得的国防建设成就中,距今最近的一项是
A.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 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
C. 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16、《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
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17、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共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18、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朵“磨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此付出毕生心血的科学家是
A. 李四光
B. 詹天佑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19、下列成就在“863计划”提出后取得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下列历史人物应不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王进喜 D.邱少云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3、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4、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______。
2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7、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8、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9、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0、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问答题
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成功实践如何?这一实践的成功有何意义?
3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列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33、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 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材料三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析材料二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图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请列举两项“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重大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