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中对历史史实因果关系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因 | 果 |
A | 新中国的成立 | 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 我国迈进工业化强国之列 |
D | “两弹一星”成功 | 我国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
A.A
B.B
C.C
D.D
2、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设立了特区。下图所示设立的两个特区最主要区别是
A.社会制度
B.文化传承
C.经济模式
D.生活方式
3、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文化发达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进步
4、新中国成立之初,旧制度遗留下来的问题仍然是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新生政权措施,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和平解放西藏
④实施一五计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已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6、一五期间,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有40个项目安排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等,并配套建设了一批能源和交通项目。这说明我国
A.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B.促进民族平等
C.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
7、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新解放区
B. 经济特区
C. 少数民族地区
D. 边远地区
8、1984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上海指出:现在看,开放政策不是收的问题,而是开放得还不够。你们要加快速度,条件可以放宽一些。”回到北京后,他在2月24日的谈话中也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下列哪一项史实是对上述言论的直接实践( )
A.设立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D.陆续开放内陆城市
9、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0、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⑤李回归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④⑤①②
D.⑤④③②①
11、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一号 D.长征一号
12、“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A.助人为乐
B.科学求真
C.廉洁奉公
D.艰苦奋斗
13、学者宋圭武曾评论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14、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同点是( )
①都以侵略国的失败而告终 ②都锻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毛泽东都直接参与了作战 ④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6、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权力
B.能够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C.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D.能调动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7、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当代中学生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你认为下列哪一内容是五四精神的泉源
A.爱国主义
B.民主
C.科学
D.个性解放
18、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特区建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 民族团结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祖国统一 D. 外交成就
19、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雷锋 D.毛岸英
20、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迹、遗物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B.电影作品《邓稼先》
C.《中外科学家故事―邓稼先》 D.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
21、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4、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5、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__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6、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9、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___________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全国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_____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30、以下人物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中国脊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铎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袁隆平 ⑤王进喜 ⑥黄继光
(1)为保证潜伏战友的安全,烈火焚烧不动摇____________;
(2)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____________;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
(4)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
(6)“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3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至少回答两点)
33、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列举一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4、材料一 朱宣咸时政漫画《侵略者的老路》
材料二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美国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已有20余年。基辛格表示:“中关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当时调整对华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利用中苏分歧,借助中国,抗衡苏联。尼克松在就任美国总统后明确表示,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全面的军事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得尽快并尽可能体面地结来战争。”基辛格也说:“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难”。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众所周知,中美经贸谈判,一开始就是围绕贸易不平衡问题谈的。可是,在谈判过程中,关方不断扩大范围、频频提出不合理要价。即便如此,中方始终以最大诚意和善意回应美方关切,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待被此分发,尽最大努力推动谈判进程,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既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或行,也是对两国和世界人民负责。
——《人民日报》2019年5月22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漫画,指出美国干预朝鲜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幅时政漫画发表的年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的新趋势,并分析出现新趋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经贸谈判中方的立场,分析美国打贸易战的根本原因。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变化历程。并指出中美调整政策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