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 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 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行
C. 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2、截至 2015 年,我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 个民族自治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64%。这表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金瓶掣签制度
3、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召开是在
A.1955年 B.1953年底 C.1954年 D.1950年
4、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战略规划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百年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人类合作共赢 D.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5、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A.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抗美援朝一五计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五计划
6、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7、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时指出,我们老一辈领导人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革命友谊,彼此依赖,相互支持,书写了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段“佳话”源于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日战争
C. 土地改革
D. 抗美援朝战争
8、重温历史,缅怀英雄,下图中的人物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焦裕禄
D.王进喜
9、缅甸总理吴努曾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为消除其他国家的恐惧,中国提出( )
A.求同存异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决策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对外贸易(进出口) | 381.4 | 1154.4 | 4722.9 |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 | 1028.9 | 5935.6 |
A.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2、新中国建立后,醴陵市浦口镇保丰村李呈桂率先实现双季水稻连作化,被评为全国水稻丰产劳模。1954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当年被选举为_____________(会议)代表,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一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3、这场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越南战争
14、“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改革开放
C.制定1954年宪法 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5、邓小平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过失。其中时间最长、响最严重的失误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急于求成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6、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共十七大上,哪一“理论思维”被写入党章?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梦
17、《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18、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贫下中农组织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合作社突破重重困难,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全村农民纷纷要求入社。这表明农业生产合作社
A.成立的过程非常顺利
B.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开展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19、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 )
A.第一部宪法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直接指导土地改革的重要法律
D.直接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材料叙述的是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内容
C.目的
D.影响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3、“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4、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8、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9、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_____)组织的成员。(____)被称为“两弹元勋”。袁隆平被誉为(_____)。
30、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31、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年 月 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后,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哪一制度?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央策。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3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3、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4、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联系的日益密切,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桃(核桃)、胡萝卜、汗血良马以及名贵毛织品等陆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1)材料一中所说的“西域通道”后来被称作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材料)
材料二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2)根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三 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阿登纳的主张得以实现的意义。
材料四
(4)材料四的三幅图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三幅图分别反映了这一趋势在哪三方面的表现?中国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材料五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限制中企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阿登纳回忆录》
(5)针对材料五中美国的做法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