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翟志刚 D.袁隆平
2、以下三幅图片主要体现我国
A. 维护世界和平
B. 推进军事改革
C. 重视科技强军
D. 加大军费开支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D.建立经济特区
4、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 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下图是1964年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该项成就是
A.原子弹 B.导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7、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以国家统一、领士完整为前提 B.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C.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D.享有高度自治
8、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外交的重大变化。从万隆会议到“一带一路”高峰会议召开,我国外交更加从容坚定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C.为适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D.发展中国家成为决定力量
9、某场变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场变革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战争
D.三大改造
10、“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高、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除依法收归国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
1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反映的新中国历史史实是
A.建立手工者生产合作社
B.允许资本主义制度存在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上海实行“一国两制”
12、他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2年因公殉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
A.邓稼先
B.雷锋
C.孔繁森
D.张思德
1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颗卫星是( )
A.长征一号 B.神舟一号 C.东方红1号 D.东方红2号
1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5、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对“尊严”作出这样的阐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开始有“尊严”的历史是在( )。
A. 中华民国成立后 B. 新中国的成立后
C. 抗美援朝的胜利时 D. 一五计划完成时
16、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17、中国出兵朝鲜最根本的原因是
A.美国敌视中国,对新中国不满
B.美国想称霸世界,中国对其构成威胁
C.中国是大国,应当发扬大国精神
D.美国侵略朝鲜对中国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1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经营承包责任制
20、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互补互利
21、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22、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 、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3、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4、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5、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6、(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9、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30、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31、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32、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4、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选集》下卷
(3)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为推动会议的圆满成功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四 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正如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所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请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分析,为什么该公告“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5)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的文献名称是什么?中美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