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建立
A. 小康社会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历史上多个王朝的都城。北京作为元朝都城被称为
A. 涿郡 B. 上都 C. 中都 D. 大都
3、清代处于海潮高发期。从发生频率看,顺治元年(1644)到宣统三年(1911)的268年间,有213年发生了海潮灾害,共计400余次,几乎每年发生两次3为了应对海潮的危害,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修建都江堰
B. 修建长城
C. 修筑海塘
D. 开通运河
4、下列有关武则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改国号为武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她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
5、“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经济现象是
A.开元盛世局面 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C.宋代农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D.江南地区的开发
6、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强化皇权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7、七年级三班的学生根据下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在北宋 B.唐朝已出现
C.携带方便 D.最早在四川地区出现
8、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某位名将的墓时,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秦涧泉拜谒的墓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元昊 D.秦桧
9、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后参加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最终登上皇位,实现了“布衣到天子”的变化。与刘邦称帝相似的是( )
A. 杨坚 B. 李渊 C. 赵匡胤 D. 朱元璋
10、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寇准——宋夏和约
B.文天祥——抗击元军
C.岳飞——郾城大败辽军
D.朱温—一建立北宋
1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见到的比较完整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B.东起京城,西到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京城,西到嘉峪关
12、下图诗句所反映的史实是
A.藩镇割据
B.唐朝对外战争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13、下列生产工具是在唐朝才出现的是
①耧车
②秧马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下列选项中与该剧故事有关的是( )
A.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B.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C. 金与南宋的并立 D. 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15、“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该联为贾雨村所见所思,是对他以后仕途提前给予的一个严重警告,实际上也是宁荣二府未来衰败之境的暗示。这福对联出自()
A.《红楼梦》 B.《窦娥冤》 C.《水浒传》 D.《天工开物》
1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天津
17、下图是一幅历史漫画,如果请你为这幅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政策
18、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北庭都元帅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
20、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全面完成“十二年”规划的收官居之年。只有携手同心沿着中国道路走下去,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中国道路”指的是
A.改革开放道路
B.和平发展道路
C.科学发展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清朝初年我国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至________,北接________,西南达________,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祖国版图。
22、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的北宋文学家是________。
23、明朝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________。
24、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25、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26、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1279年,元军灭________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7、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8、填图题
(1)请选出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流域的正确名称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图中编号1是一城市的名称,它是
A.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图中编号2是一城市的名称,南宋时它叫做
A.会稽 B.余杭 C.临安 D.南京
29、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创作了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________。
30、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____,南至余杭。
31、连线题
32、她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她密切了汉藏交往的基础,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33、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民族交往既有冲突又有友好往来,民族问题、民族发展始终伴随着每个朝代的更替。整体呈现着民族融合、民族团结、民族又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填写出下列关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表格。
政权名称 | 建立时间 | 建立民族 | 建立者 | 都城 |
辽 | 10世纪初 |
| 耶律阿保机 | 上京 |
西夏 | 11世纪前期 | 党项族 |
| 兴庆 |
| 12世纪前期 |
| 完颜阿骨打 | 会宁 |
(2)有这样一个议和内容“辽军撤军,宋朝给辽岁币”,这一和约被历史上称为什么?
(3)在岳飞著名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一句“靖康耻,犹未雪”。岳飞带领“岳家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其中岳家军在哪里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