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时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设置台湾府
B. 签订《尼布楚条约》
C. 设立噶厦
D. 安置土尔扈特部
4、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材料中“秦国新法”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商鞅变法 C.管仲改革 D.中央集权制
5、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6、1115年,在会宁称帝建立金的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努尔哈赤
7、由CCTV纪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的城市是
A. 北京
B. 南京
C. 广州
D. 上海
8、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灭掉陈朝,统一了全国
B.在位期间,开通了大运河
C.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正式设置进士科,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9、从2013年到2018年,习近平已经连续六次出席G20峰会,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明朝航海史上向亚非各国发出友好的“中国声音”是
A. 海上丝绸之路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10、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 )
A.日本
B.越南
C.朝鲜
D.阿拉伯
11、郑和远航没有到过的地方是( )
A. 地中海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印度洋沿岸
12、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②设置通判
③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④设置转运使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13、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
A. 曲辕犁
B. 水排
C. 筒车
14、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⑥
15、昆曲经过改良,有了很大发展,表演日趋成熟,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
A.宋朝 B.五代 C.元朝 D.明朝
16、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王室衰微 D.生产力发展
17、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赵构
18、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起义
B.压制知识分子
C.强化专制统治
D.促进儒学发展
19、五代十国之后,进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政权与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A. 辽——党项族
B. 辽——契丹族
C. 金——蒙古族
D. 西夏——女真族
20、《清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珍藏于首都博物馆,图中舞台上的生、旦、净等角色分明,令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图中舞台上演出的剧种最有可能是
A.京剧
B.昆曲
C.秦腔
D.汉调
21、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后来,明成祖又设立了同类机构_____。
22、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23、起兵抗辽,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的首领是________。
24、昆曲和京剧
(1)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__》、洪昇的《____》、孔尚任的《____》等。清朝前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____诞生。
25、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都城________
26、北宋时兴起的江西德化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7、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28、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9、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30、雕版印刷术:我国在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____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列举唐代著名的诗人(至少3位)
33、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加强国家统一,两者密切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材料二: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1685年、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1689年中俄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1)材料一中的“海波平”、“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提到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对内加强国家统一:
材料三: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时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材料四: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乾隆时期维吾尔上层贵族发动叛乱,乾隆下令讨伐,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下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再举出两点)
(4)材料四中这场叛乱的头目是谁?平定叛乱后,清朝设置了哪一个官职,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