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清商业兴盛,形成了一些大商帮,最活跃的是

    A.晋商和徽商

    B.晋商和川商

    C.闽商和徽商

    D.粤商和浙商

  • 2、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什么时期修筑的

    A.明朝 B.清朝 C.北宋 D.秦朝

  • 3、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当时最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是

    A. 文天祥

    B. 岳飞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 4、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④废丞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5、下列有关武则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她改国号为周

    ③当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④大力发展科举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下图纪录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使

    A.辽宋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B.辽宋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

    C.宋夏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D.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

  • 7、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

    A. 汉族和藏族 B. 汉族和苗族 C. 蒙古族和藏族 D. 壮族和蒙古族

  • 8、唐朝的某个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常年聚居的外国客商,并且这座城市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座城市是(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建康

  • 9、宋代在乡镇形成的新的商业区是(     

    A.草市

    B.夜市

    C.早市

    D.市镇

  • 10、十九大上我党提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国历史上的玄奘高僧也曾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最终“西行”成功。玄奘高僧“西行”的作用是

    A.开辟了丝绸之路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扩大了唐朝疆域 D.促进了文化传播

  • 1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A.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B.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C.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 D.形成从军为荣的风气

  • 12、老师PPT(演示文稿)上呈现了如下内容:游猎于东北,阿骨打统一各部,建立政权,灭亡辽。由此推断,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民族相关(     

    A.匈奴

    B.党项族

    C.吐蕃

    D.女真族

  • 13、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14、他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创作了《窦娥冤》,他是(   )

    A.郑光祖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马致远

  • 15、小明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一组笔记,其中出错的是

    A.魏征、房玄龄和姚崇、宋璟都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臣

    B.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C.宋词有两大主要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

    D.白居易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 1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诗表达了明朝一位抗倭名将的抱负,他是

    A. 岳飞 B. 李纲 C. 戚继光 D. 文天祥

  • 17、下列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A.统一女真

    B.率军与明朝交战

    C.改女真为满洲

    D.建立后金政权

  • 18、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 19、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A.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B.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C.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D.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册封

  • 20、动画片《戚继光》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在现场,多位业界专家均表示,26集的《戚继光》是少有的尊重历史的动画片,值得推广。回顾历史,下列与戚继光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击对象——荷兰殖民者 B. 作战军队——戚家军

    C. 重大战役——台州九战九捷 D. 作战结果——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 22、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23、唐朝的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大兴____,造成了____,摧残了许多人才;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_____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 25、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 26、南宋______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__》。

  • 27、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 28、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

  • 29、南宋时期,我国的制瓷中心在________

  • 30、________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她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她密切了汉藏交往的基础,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苏(苏州)、湖(湖州)、常、秀等州出米浩瀚,常 饱数路,潜输京师”,“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 为东南之根底。”

    材料二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 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 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 加之经济重心南移,……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 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 丝路的持续兴旺。元朝时海路更加畅通。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三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措施于1759 年(乾隆二十四年)正式宣布,洋船“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 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掉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嗣后,外商虽多次要求增设口岸,都未成功,只准在广州一口 贸易。

    ——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湖……出米浩瀚”的 自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朝廷……实仰东南财赋”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陆上丝绸之路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的原 因是什么?宋朝海上丝路得以发展的科技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巩固海防”?这种政策给中国历史的发展带萦了什么危害?

    (4)对外经济交往的同时,我们也进行文化的交流,我们应如何 面对外来文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