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自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元朝时期掌管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伊犁将军

  •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A.诗史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 3、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明朝宣告覆亡。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吴三桂

    B.李自成

    C.皇太极

    D.努尔哈赤

  • 4、北周外戚杨坚夺权建立隋朝,后灭陈,统一全国。隋朝的都城是在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建康

  •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 6、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人中原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其主要原因是(   

    A. 起义军英勇作战 B.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C. 起义军军纪严明 D. 建立了大顺政权

  • 7、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以下著作属于“中国医药学宝库”的是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 8、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

    A. 南京   B. 松江   C. 刘家港   D. 泉州

  • 9、崇祯十七年,绝望的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为王朝画上句号。与该历史情境直接相关的是

    A.李自成攻破北京

    B.李自成建立大顺

    C.吴三桂开关降清

    D.皇太极入关继位

  • 10、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正式诞生在(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 1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白发)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辽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宋、金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D.北宋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

  • 12、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是(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中宗   D. 唐高宗

  • 13、“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苏州和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该语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14、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给它们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恰当的是(  )

    A.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B.唐朝时期的中外友好交流

    C.古代中国的中外友好交流 D.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

  • 15、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其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①与吐蕃和亲 ②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③玄奘西行天竺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1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18、受诗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影响。小明在暑假期向到北京长城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要考考他“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它的起止点是哪里?你知道吗?”

    A.秦朝;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B.汉朝;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明朝;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清朝;东起雁门关,西到平型关

  • 19、元朝时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一直被明清所沿用。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 20、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的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的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 22、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 23、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4、昆曲和京剧

    (1)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__》、洪昇的《____》、孔尚任的《____》等。清朝前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____诞生。

  • 25、唐与吐蕃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_

    (2)唐蕃和亲

    史实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嫁给他。

    意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6、读《明长城示意图》及ABC所示的内容,将ABC代码填在图中相应

    的方框内。

    A.嘉峪关

    B.明都城

    C. 鸭绿江

  • 2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 28、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时间是_____年,建立者是宋太祖_____,都城是_____(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①措施:

    在军事方面,解除_____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_____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_____分权。

    在财政方面,设置_____,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②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 29、填空题

    (1)隋炀帝在位时开通的是_________以为 _________ 中心,北抵_______________, 南至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全长_____多千米。

    (2)唐朝时,东渡日本的高僧是___________ ;西游天竺的高僧是____________

    (3)“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有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割据政权是_______________

     

    (4)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农业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著名的有越窑的_________, 邢窑的___________和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__

  • 30、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北宋和南宋时期三位著名词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制度创新和完善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后,政权稳定急需一大批人才解决官吏缺乏问题……隋文帝为团结广大庶族地主,缓解阶级矛盾,同时为了集中选士权,改革用人制度,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举贤良,以德才为标准选拔官吏,对应试者身份不再过多限制。

    ——冯兵《隋唐五代科举制与城市教育交迁》

    材料二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三  唐代官员说:“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贴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贴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时?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三说明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哪一科更重要?理由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