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华诗词大会》节目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频频提及。关于杜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②他的诗反映了历史时代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2、识图析图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清时期全图》中字母④所示区域明清时期被称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它是今天的( )
A. 南海诸岛 B. 海南岛 C. 台湾岛 D. 库页岛
3、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颜真卿著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臣
B.徐光启著的《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C.吴承恩著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D.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明青花瓷器花纹优美、造型多样
4、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A. 南宋 B. 辽 C. 西夏 D. 金
5、某班级要出一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专题展板,现已收集到“宋朝指南针”“元代火铳”“泥活字版”等图片。以下图片可以入选展板的是
A. B.
C. D.
6、“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目的是“示中国富强”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在位的皇帝是明成祖
D.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7、隋朝末年,家住洛阳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余杭(杭州),他将依次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
8、明朝时,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A.《鸣凤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9、明朝中期,组建军队抗击倭寇入侵,曾在台州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A. B.
C. D.
10、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
A.吴道子——《步辇图》 B.李白——诗仙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铭》
11、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 抗倭是当地居民的共同要求
B. 戚家军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C. 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D. 农民起义抗倭反明
12、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平台,下图是小历同学学习隋朝历史构建的时间轴,请你指出图中②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凿运河
D.创立科举
13、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最早的纸币是
A. 会子
B. 交子
C. 瓦子
D. 钱引
14、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这是因为隋朝“得天下”是
A.利用了农民起义的时机
B.以武装政变的方式夺取皇位
C.以外戚身份辅政篡权
D.利用了地方割据势力
15、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 现上述观念的是( )
A.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平定葛尔丹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6、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中榜的考生,你不可能
A. 熟读四书五经
B. 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C. 会写作规范
D. 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7、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御史台
B.御史大夫
C.枢密院
D.刺史
18、下列政权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组是( )
A. 隋、北宋、西夏 B. 北宋、辽、清 C. 辽、元、清 D. 隋、 西夏、元
19、“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 唐太宗前期 B. 武则天前期 C. 唐玄宗前期 D. 唐高宗前期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宋朝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宋代的水稻新品种引进于
A.越南
B.新罗
C.美洲
D.日本
21、中国古代文化璀璨辉煌,呈现出流传方式多样性特点。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 案例 | 说明 |
诗词 |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北宋文学家(2)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9)综上所述,归纳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
戏曲 |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4)。 | |
绘画 | 唐朝画家(5)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
书法 |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 |
小说 | 曹雪芹的《(7)》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
地图 |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8)。 |
22、元朝时,忽必烈设立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
24、唐时,称印度为___________,玄奘西游写成《___________》。
2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6、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7、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28、背景:_____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和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9、(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最后一个王朝是________。
(2)在位时期推行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北魏统治者是___________;在元朝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__________ 。
(3)为唐代对外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位高僧分别是西行取经的________和东渡日本的________。
(4)明代科技著作中《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_________(朝代),完成于_________(朝代) 。
30、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3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基于此。全班历史兴趣小组做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宋元民族融合的情况
(1)元朝统一全国前。我国北方曾经出现过辽、西夏、金三个主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2)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之间关系怎样?你如何看待这种关系?
探究二:宋元科技文化发展状况
(3)北宋时期印刷术较以前有了重大突破,做出此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印刷术的发明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4)元朝的戏剧空前发达,你印象最深的戏剧作品是什么
探究三:宋元民族融合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5)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出现高潮,科技文化发展到高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