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君主专制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对外贸易

  • 2、2016年人民币新版100元在市场上广泛流通,被人们称为“土豪金”。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半两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

  • 3、清乾隆时,徽班以徽调为主,汲取其他地方戏的腔调和表演形式,融汇贯通,形成的新剧种是

    A. 昆曲

    B. 汉调

    C. 秦腔

    D. 京剧

  • 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着唐三彩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 5、宋朝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A. 宋朝妇女以小脚为美   B. 妇女受到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C. 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

  • 6、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某小说被美国一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King》(《猴王》)。该著作为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牡丹亭》

  • 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长城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万余里,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东起阳关,西至辽东

    D.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

  • 8、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后来,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割据局面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9、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属于“宋之词”代表人物的是( )

    A. 李白   B. 马致远   C. 杜甫   D. 辛弃疾

  • 10、隋朝的存在短暂而辉煌,这个被称为“昙花王朝”的建立者是(  )

    A.王莽 B.杨坚 C.杨广 D.李渊

  • 11、他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民族英雄,曾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他是

    A.郑成功 B.郑和 C.岳飞 D.戚继光

  • 1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演讲题目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 13、以下政权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是

    A.后唐 B.南唐 C.后晋 D.西晋

  • 14、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

    B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创立

    C

    戚继光领导抗倭斗争

    伟大的民族英雄

    D

    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A.A

    B.B

    C.C

    D.D

  • 1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 《隋律》   B. 《贞观政要》   C. 《唐律疏议》   D. 《三省六部制》

  • 16、下列四个选项中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同一性质,它是

    A. 戚继光抗倭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寇准力主抗辽

  • 17、“(炀帝时)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可以说,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隋朝大运河开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 18、唐朝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成就最高的是(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 19、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祖冲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 20、《稗史汇编》中写道:“(明)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政务繁忙难以应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________

  • 22、__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_____

  • 23、重大会议影响着历史进程。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称谓,并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4)确立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 24、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时最后完成。

  • 2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 26、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代科举考试题目来自于“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

    (2)形式: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_____

    (3)影响:_____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_____,严重禁锢了人们的_____。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_____

  • 27、雍正年间,设置________,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28、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___;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置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宋朝把____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大大加强。

    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

  • 29、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时,在位的皇帝是________

  • 30、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著名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石》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材料一的诗中“此河”是指哪一河流?哪一诗句体现了皮日休对“此河”的评价?

    (2)“隋亡”是在哪一年?大运河的中心是什么?南起哪里?北达哪里?

    (3)大运河的修筑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