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谈到某个历史人物时,马克思说:“(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位历史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李元昊 D.铁木真
2、对下边四幅图片的解读最为全面、贴切、合理的是
A.可以了解到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B.可以了解到盛唐繁荣的经济状况
C.可以了解到盛唐的社会气象
D.可以了解到盛唐的都市生活
3、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 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C.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中日两国交往频繁
5、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 利用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
C. 任用房玄龄、魏征等人担任要职,提高行政效能
D. 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大将的权力
6、北宋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弊端重现,实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刺史制度
D.推恩令
7、下图为古代某城市平面图,该城市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马可·波罗行纪》曾说:“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该城市是
A. 北宋东京
B. 唐朝长安
C. 元朝大都
D. 明朝北京
8、戚继光祠堂有一副对联,内容为:“千秋隆祀典,百战著勋名”。下列属于体现戚家军“成名”的事件是
A.官渡之战 B.台州九战九捷 C.郾城大战 D.雅克萨反击战
9、唐朝时,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0、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与哪一宗教相关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1、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兴起的
A. 哥窑
B. 景德镇
C. 汝窑
D. 定窑
12、唐代出现了一种新式农业生产工具。它的结构更为完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下列工具与此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13、2017年3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公布。从上榜名单上看,浙江有26县、江苏有17县(大多在苏南),福建有5县。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南朝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中期
D.南宋时期
14、“秦汉时期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隋唐宋时期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材料中出现的这种变化,其重要原因是
A.隋唐宋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科举制创立并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1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如果要介绍这段历史.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 行省制度 B. 科举制的创设
C. 统一全国 D. 大运河的开凿
17、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涌现了许多“国际友人”,如晁衡、崔志远等。玄奘和鉴真亦是这一时期和平交往的使者,玄奘到天竺取回了佛经,鉴真给日本送去了中国文化。据此判断,下列对唐朝中外交流的解读中,最全面的是
A.唐朝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
B.唐朝向外族宣传了中国文化
C.唐朝在中外交流中起主导作用
D.唐朝在中外交流中兼容并蓄,发展了自我
18、敢于直言,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姚崇 D. 魏征
19、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赞扬的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颜真卿
20、明清商业兴盛,形成了一些大商帮,最活跃的是
A.晋商和徽商
B.晋商和川商
C.闽商和徽商
D.粤商和浙商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北宋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_。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_。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5)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___________。
(6)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
(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
22、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24、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________。
2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完成。
26、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7、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8、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29、统治:金太祖模仿______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
30、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且他的统治有“开元盛世”之称的是___________。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__________。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位民族英雄?
33、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如下图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在①、②、③地区,唐朝采取的民族友好政策是什么?并举相关史实证明。
(2)根据图二指出管辖A地区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同时期其他边疆管理机构的名称。
材料二: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笼络其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哪些管辖措施能够体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