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潜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

    A. 元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 2、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   

    ①去瓦子看节目表演 ②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 ③到海外贩卖丝绸、茶叶 ④阅读《红楼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3、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 4、“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  )开始,最后完成于(  

    A.隋朝 ,北宋

    B.隋朝,南宋

    C.唐朝,北宋

    D.唐朝,南宋

  • 5、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在宋元时获得重大发展的三项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复习材料,其体现的主题是

    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发展生产

    边疆:击败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A.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B.隋朝的建立与巩固

    C.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D.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 7、从左图到右图,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相权不断削弱

    D. 中央机构逐步精简

  • 8、下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小说

  • 9、《两宋风云》提到,宋代士人受到尊敬,各级官员俸禄丰厚,主要原因是宋代实行(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 10、历史课上,小明正向同学们介绍他眼中的武则天,其中正确的是

    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③注重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继续发展。

    ④编修《贞观氏族志》,提高士兵地位。

    ⑤通过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分子,扩大统治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 1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将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金

    ②蒙古灭西夏

    ③元朝统一全国

    ④元朝建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 12、他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参加过农民起义。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A.李世民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 13、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出现

    B.早市、夜市和草市的出现

    C.热闹的瓦子

    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 1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行

    C.知青、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 15、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        

    A.隋文帝废除选官制度

    B.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C.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 16、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签约前的战情是(       

    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

    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

    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

    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

  • 17、下列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A.辽——元昊 B.西夏——女真族 C.北宋——赵匡胤 D.金——耶律阿保机

  • 18、“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说明,宋朝时,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的地区是

    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 19、“通过这种考试,曾产生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之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这种考试的读书人只是极少数。(这种考试)产生出一大批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 等。”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文帝时,“这种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B.“这种考试”培养了大量人才

    C.“这种考试”缩小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D.“这种考试”促成了唐朝“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 20、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权臣当道

    B.土地兼并严重

    C.隋炀帝的暴政

    D.隋末农民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 22、下图文物是______

  • 23、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 24、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 25、设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

  • 26、宋朝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立了_____加以管理。

  • 27、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宋代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

    (2)元朝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

  •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30、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