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昆曲的传世之作的是
A. 《长生殿》
B. 《窦娥冤》
C. 《石头记》
D. 《三国演义》
2、诗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该诗中的“此河”是指( )
A.黄河 B.大运河 C.灵渠 D.长江
3、“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懂,毫厘不差,生死系矣。”其中提到的指南针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
A. 北宋 B. 南宋 C. 元代 D. 唐代
4、唐朝的某个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常年聚居的外国客商,并且这座城市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座城市是(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建康
5、中国的四大名著一直是我们的文学瑰宝,其中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为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清朝前期,政府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材料表明当时宋代
A.积贫积弱局面己经形成
B.军事力量强大打败了契丹
C.与辽保持了长期和平局面
D.对辽给与了巨大的帮助
8、塑造康雍乾盛世的大清帝国,后来饱经外国侵略,造就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官僚体制整体结构上极其腐败
B.八旗兵军风军纪十分败坏,军备松弛
C.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D.官僚机构臃肿花费无度造成财政危机
9、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③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④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⑤唐朝统治者克服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粘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在这部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A.贞观之治 B.岳飞抗金 C.三国鼎立 D.楚汉之争
11、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目睹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烧制的白瓷 ④欣赏到欧阳询的书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词“李自成”、“均田免赋”、“西安”、“国号大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起义 C.靖难之役 D.明末农民起义
13、907年,节度使朱温灭唐。唐朝灭亡的原因有
①藩镇割据 ②宦官专权 ③少数民族入侵 ④黄巢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封建帝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措施,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①杯酒释兵权 ②推行行省制度 ③废除丞相制度 ④推行推恩令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5、抗击新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这句诗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华学习 B.鉴真东渡
C.马可波罗来华 D.张骞出使西域
16、唐朝时期,书法、绘画名家辈出。下列人物,在绘画方面成就斐然的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吴道子
17、“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此诗句反映的是蒙古高原哪一时期的状况
A.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前
B. 忽必烈统一全国后
C. 南宋灭亡后
D. 北宋灭亡前
18、有书评价“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这最有可能是在赞颂中国古代哪一帝王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9、下表是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搜集的材料。你认为最符合研究主题的应是
时间地区 | 北方 | 南方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万户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A.人口大量南迁
B.经济重心南移
C.宋朝社会生活
D.宋朝科技发达
20、《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
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C.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21、我国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________.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北宋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_。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_。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5)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___________。
(6)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
(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
23、明成祖朱棣通过________成为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24、请写出以下朝代的建立者及都城
朝代 | 隋朝 | 北宋 | 元朝 |
建立者 |
|
|
|
都城 |
| 汴京 | 大都 |
2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
26、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作是《窦娥冤》。
27、建立:581年,____夺取____政权,建立隋朝,以_____为都城,他就是隋文帝。
28、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9、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__、追求______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_____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____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0、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唐朝时西行天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_______
(2)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
(3)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_______
(4)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导者_______
(5)统一蒙古草原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澈《栾城集》
材料二 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内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材料三 西夏先发制人,在1040、1041、1042年连续三年中,三次大败宋朝军队,并试图向关中进军。1043年前后,北宋内部农民起义渐成为燎原之势。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宋朝方面才急于求和。西夏方面也被战争的消耗和北宋的经济封锁拖得疲惫不堪,民怨沸腾:1044年宋夏议和。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指哪一少数民族?
(2)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的是什么条约?简述该条约的主要内容。
(3)材料二中汉族人“忘南顾之心”,说明了什么?
(4)据材料三,概括宋夏议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