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随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李小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       )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

  • 2、西夏是由那个少数民族建立(   )

    A. 鲜卑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回纥族

  • 3、我国著名史学家郭沬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肯定她( )

    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C.继续实行发展生产、选择贤才的政策

    D.在位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4、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这次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决定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5、如下图,“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蕃市 B.蕃坊 C.广州十三行 D.市舶司

  • 6、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江泽民 B.邓小平 C.习近平 D.胡锦涛

  • 7、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 8、《“隋何以亡”新论》一文指出:“隋朝的速亡只是由于炀帝在国家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不计代价地肆意征伐,穷兵黩武。”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开凿大运河

    B.三征辽东

    C.修建驰道

    D.巡游江南

  • 9、“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

    D.驻藏大臣

  • 10、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让我们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对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11、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的( )

    A. 北京地区 B. 洛阳地区 C. 西安地区 D. 南京地区

  • 12、建立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A. 党项族

    B. 契丹族

    C. 蒙古族

    D. 女真族

  • 13、近几年来各地发生的“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依法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14、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杜甫   B. 王羲之、李白   C. 颜真卿、李白   D. 柳公权、杜甫

  • 15、他先为地主放牛谋生,后剃度为僧托鉢流浪,但凭借着智慧和努力,最终他“逆袭”成功,于1368年建立了新政权,定都应天府。他是

    A. 李渊

    B. 赵匡胤

    C. 忽必烈

    D. 朱元璋

  • 16、清朝前期,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立军机处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市舶司

    D.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 17、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 岳飞军纪严明,英勇善战

    B. 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C. 他军事素养高,屡战屡胜

    D. 他的抗金斗争阻止了女真贵族的屠杀与掠夺,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 18、图所画是公元958年时五代十国的形势,以东京(开封)为首都的政权①,以江宁(南京)为首都的②,以兴王府(广州)为首都的政权③,这三个政权在五代十国的序列中是什么关系?(       

    A.①和②分别是五代中的后周和南唐,③是五代之一的南汉

    B.①和②分别是十国中的后周和南唐,③是五代之一的南汉

    C.①是五代之一的后周,②和③分别是十国中的南唐和南汉

    D.①是十国之一的后周,②和③分别是五代中的南唐和南汉

  • 19、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天祥抗元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 20、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 22、清朝在台湾的统治: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_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23、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 24、兴起: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辽宋时期,女真族受的控制和压迫,其中的_____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 25、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 26、公元960年,______ (人名)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 27、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28、(1)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宋朝的__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加以管理。

    (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4)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_______。   

    (5)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的口号。

    (6)1771年,在首领_______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29、"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 30、玄奘西行

    (1)时期:______年间,玄奘西行______取经。

    (2)贡献: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教最高学府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______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及其作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 

    材料三:唐代周匡物《及第谣》“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