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据此判断,山西在当时直属于
A.甘肃行省 B.陕西行省 C.河南江北行省 D.中书省
2、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 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B. 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C.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反映了宋朝时期
A.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改善
B. 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C. 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
D. 重用少数民族官员
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图目录相关的主题应该是(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治的强化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A. 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 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C. 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D. 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6、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7、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隋朝与唐朝 D.东魏与西魏
8、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横线处应填入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北宋建立
9、导致唐朝最终灭亡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朱温建立后梁
10、今天的西藏地区在元朝时
A.归中书省直接管辖 B.归驻藏大臣管辖
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 D.归宣政院管辖
11、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也有“居安思危、戒奢崇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2、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3、郭沫若诗云:“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文中“夫子”是指( )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宋应星
D.徐光启
1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5、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中学纷纷开展了“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的活动,我们高歌祖国繁荣昌盛,因同属华夏儿女为荣。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
A.炎帝、尧帝
B.黄帝、尧帝
C.黄帝、炎帝
D.尧帝、舜帝
16、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A. 防止人民反抗
B. 焚毁不利书籍
C. 压制知识分子
D. 加强思想控制
17、下列器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18、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则载舟,亦则涩舟”的观点。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历史剧主人公的台词
A. 《孔子》
B. 《秦始皇》
C. 《汉武大帝》
D. 《贞观长歌》
19、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辽宋撤军的内容
C.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20、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下列关于瓷器发展状况的描述,不属于宋代的是( )
A.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B.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美感别致
C. 北宋兴起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D. 越窑青瓷如玉如冰
2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22、指南针使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3、宋朝的_____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4、下图是宋代风俗画《 _______》的一部分,此画作者是________。
25、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26、填空题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4)元朝设置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娱乐兼商业场所____。
27、《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________。
28、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2)和:宋夏和约
①内容:元昊向____称臣,宋给西夏____。
②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29、经济特区的建立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________。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_组织,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0、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31、将下列人物与其所处朝代及成就连线
郑成功 唐朝 收复台湾
鉴真 北宋 东渡日本
毕昇 明清时期 活字印刷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对地方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管理的重头戏,其中边疆地区是每个国家的重要屏障,有效管理边疆地区也就显得更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古时叫西域,当地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范围。
材料二
材料三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明朝时设“都司”“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辖,清王朝进一步加强管理,如“金奔巴瓶”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时什么事情标志新疆归属中央管辖?张骞通西域对哪条商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还有哪两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