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铜仁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幅员辽阔,跨经度60多度,这一特点造成了下图中的

     

    A.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B.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C.同处平原不同耕作 D.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 2、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

    B.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稀疏

    C.工业呈现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D.不同省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不大

  • 3、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B.降水时间分配不均

    C.南方的水质比北方好 D.连接南方与北方的内河航运

  • 4、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

    A. 秦岭   B. 大兴安岭   C. 武夷山   D. 太行山

  • 5、体验首都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应选择参观( )

    A.故宫

    B.人民大会堂

    C.鸟巢

    D.中关村科技园

  • 6、2021年5月,15头亚洲象的迁徙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们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走”后一路向北,迁徙了近500公里.下图示意亚洲象及迁徙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象迁徙的路线位于(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黑龙江省

    【2】依据大象适宜生存的环境,判断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

  • 7、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的简称分别是(            

    A.鄂、湘、粤

    B.赣、湘、粤

    C.鄂、渝、闽

    D.皖、黔、琼

  • 8、学完海陆变迁后,小明查阅收集了很多文献。下列文献能够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①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萨都刺《过古黄河堤》

    ②高山有螺蚌壳……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③天公恶作剧,翻手变炎凉。海运三山动,江高数尺缰。——陆文圭《和心渊雷雨地震诗》

    ④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城面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郦道元《水经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西气东输工程不穿越的地形区是(   )

    A. 河西走廊   B. 黄土高原   C. 东北平源   D. 华北平原

  • 10、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简称正确的一组是    

    A、青、藏 B、青、川   C、川、甘 D、藏、滇

     

  • 11、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水稻   B. 谷子   C. 青稞   D. 玉米

  • 1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黑龙江 B.珠江   C.闽江   D.塔里木河

     

  • 13、北回归线在我国穿过( )

    A.川、贵、云、桂 B.贵、桂、粤、台

    C.桂、粤、闽、台 D.云、桂、粤、台

  • 14、成语“黔驴技穷”、“得陇望蜀”中的“黔”和“陇”分别是指( )

    A.贵州省、甘肃省 B.四川省、甘肃省

    C.江西省、江苏省 D.河南省、青海省

  • 1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 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 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C.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D. 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 16、中国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四级阶梯

    【2】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流入印度洋

    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我国地势特点不利海洋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

  • 17、下列地理事物中,与东北地区有关的是(     

    A.“黑土地”和“白山黑水”

    B.“聚宝盆”和“高原之舟”

    C.“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

    D.“沙漠之舟”和“大漠落日”

  • 18、下列一组城市中,属于省级行政单位的是( 

    A.北京市、广州市   B.天津市、重庆市

    C.上海市、西安市   D.大连市、青岛市

     

  • 19、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 我国相差经度50多度,东西晨昏差异大

    C. 我国地跨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 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 20、关于我国人口、民族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分布不均,西密东疏

    B. 人口基数大,但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较少

    C. 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

    D. 丰收节是台湾高山族的盛大节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没有地区位于____带。

  • 22、交通运输中运量最大、运输成本最低的是____,速度最快、成本最高的是____

  • 23、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________。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

  • 24、国际组织很多, 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性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 2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和______地区.

  • 26、我国陆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伟大的首都是北京。

     

  • 27、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上  中 下)游。因其航运价值高,长江被称为  

     

  • 28、湾的森林覆盖率高,树种繁多,其中的 树世界有名, 产量居世界首位。

     

  • 29、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 30、中国共有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_____族的人数最多。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云南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城市为省会城市,名称是______,因气候四季如春被誉为______

    (2)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傣族的传统节日是______。少数民族分布地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

    (3)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4)从地理位置分析云南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条件是?

  • 32、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省级行政区①____________ ,河流:⑦____ ,湖泊:A____B____ ,城市:C____

    (2)长江发源于____;中游的起止点为________;最后注入____

    (3)①省区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②省区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

    (4)③省区中最大型的水利枢纽是____

  •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B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

    (2)我国的水田主要分布在____(温度带)及____(干湿地区)。

  • 34、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乙______(海洋)。

    (2)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______平原。

    (3)与长江相比,黄河更为突出的作用是______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日本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澳大利亚是后起的发达国家,工农业均发达。

          材料二:日本家庭一般都备有应急包,包内有瓶装水、求救哨、食品、手电简、简易急救包等物品。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请说出两种澳大利亚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

    (2)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试分析原因。

    (3)影响日本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