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3、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4、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9、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1、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1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4、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5、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17、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1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9、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0、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2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22、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5、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6、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2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2)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甲所示:
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②萨罗(Salol)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上图乙为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粒子结构示意图:图中 m 为_____;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
(4)A、B、C、D 表示 4 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表所示。A 和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C 和 D。
物质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
|
|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若一定质量的 A 和 64g 的 B 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g C 和 36g D,则 A 的化学式为______.
28、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符号:
(1)2个钠离子_____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 ___________ (4)海洋中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
29、现有六种物质:①小苏打、②干冰、③熟石灰、④酒精、⑤二氧化硫、⑥活性炭,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4)可做净水吸附剂的是_____;
(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
(6)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30、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1)通过沉淀、过滤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杂质:加入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常用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在t2 ℃时,用质量相同的 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
(3)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C两种物质时,采用_______的方法可以除去它们.
32、75%酒精(C2H5OH)作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1)75%酒精是一种溶液,其溶剂是_____。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居家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采用喷洒的方式比在物体表面擦拭更易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原因是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下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酒精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①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种微粒是_____(填微粒名称)。
②甲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4)塑料属于______(填“无机”、“有机合成”或“复合”)材料。
33、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溶液的pH时,为什么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_______
(2)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作无土栽培营养液时,若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请分析会导致的误差及原因。_______
34、“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是连云港新一轮发展的主线,我市濒临黄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_____ (填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方法是采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理由是 _____ ;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若测得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 原因可能是 _____ (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某浓度的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如下:
离子 | Na+ | Mg2+ | Cl﹣ | SO 42﹣ |
浓度/g/L | 63.7 | 28.8 | 144.6 | 46.4 |
①从海水中提取 MgCl2,将 MgCl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熔融电解可制得金属镁,则 2L 该浓度的 海水理论上可得到金属镁的质量为 _____ g;
②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取少 量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_____ ;取少量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_____ ;
③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这是由于 活性炭具有 _____ 结构。
④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下图)。
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过程中可加入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实验结束后,溶液 pH 将 ______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5)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②反应Ⅰ中,是将 _____ 能转化成化学能;
③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_____ ;
④该工业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 。
35、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化肥、农药的支持,但化肥农药的滥用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请你谈谈使用农药、化肥的利与弊。(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
②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
③老年人缺_______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④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性。
⑤日常生活中用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用_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⑥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____,可用于制作钢轨。
⑦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作用。
(2)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A.生石灰 B.稀盐酸 C.石墨 D.碘酒 E.甲烷
①可用于伤口消毒的是______。
②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④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
⑤天然气、沼气中都含有_________。
37、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固体颗粒,瓶壁上沾有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同学认为黑色颗粒是 (填化学式,下同)。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碳酸钠、或两者的混合物。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错误,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然后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 | 白色固体为Na2O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物质是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8、学习了燃烧和灭火后,小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烧杯中有高低两支燃烧的蜡烛,向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乙烧杯倒扣在高低两支燃烧的蜡烛上方,请你帮她
(1)甲烧杯中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预测乙烧杯中你所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基于乙的原理,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人应采取_________姿势迅速逃离火区域。
39、向10g硫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氯化钡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以下问题: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计算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0、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密度为1.1g/mL)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 )
请回答:(1)如图2所示,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离子符号表示)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__________ g。
(3)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