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和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
C.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D.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运动状态
2、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水田、旱地
B.旱地、林地
C.水田、草地
D.水田、林地
【2】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3】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非常丰富,下列组合正确的有( )
A.东北三省盛产小麦、大豆
B.黄土高原盛产青稞
C.长江三角洲地区盛产花生
D.台湾岛盛产梨、苹果
3、近年来,由于对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每到春天黄沙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下列能反映“土地沙漠化”主题的是( )
A.过度放牧
B.乱占耕地
C.水土流失
D.水资源污染
4、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了未来,奥运健儿在河北冰雪场地苦练本领。如果你到河北参加冰雪训练,应寻找下面省级单位中的哪个( )
A.
B.
C.
D.
5、我国南方与北方水土资源的矛盾表现在( )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D. 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6、我国地表雪峰连绵的高原是(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7、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西高东低的地势
D.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中学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B.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C.绿色出行
D.随手乱扔垃圾
9、下面省区轮廓、简称、省会,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10、长江流经云南、四川省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
A.荒漠化
B.洪涝灾害
C.围湖造田
D.水土流失
1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与该主题思想不符合的是( )
A. 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B.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C. 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
D. 实施“光盘行动”,合理健康用餐,杜绝浪费。
12、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不是为了( )
A.发展生态旅游
B.提高鱼类产量
C.保护海洋生态
D.发展海洋渔业
13、教科书循环使用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好政策,这一政策在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展。今秋,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将推行这一政策。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保护的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有色金属
14、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主要是( )
A.湿热
B.冷湿
C.寒冷
D.干旱
15、人民币上共有5种文字,分别是汉族、蒙古(满)族、藏族、维吾尔族和壮族,下列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出现在人民币的背面( )
A.汉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16、关于我国气候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较小
B.夏季风反常易造成季风区的旱涝灾害
C.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目前制约我国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源贫乏 B. 资金短缺 C. 交通困难 D. 环境恶劣
18、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读我国部分河流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流域是( )
A.海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及其以南河流流域
【2】造成我国不同河流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均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地势②人口密度③降水季节变化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改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生产、生活过度用水
B.排放不经处理的污水
C.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
19、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0、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东南部及中亚和我国西北新疆一带,是较耐低温干燥的温带水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苹果优势产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势三级阶梯看,分布在第三级阶梯
B.从温度带上看,主要位于暖温带
C.从干湿区看,主要位于湿润区
D.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西北地区
【2】近年来,黄土高原成为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与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相比,该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A.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B.热量充足,降水更多
C.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A.气候变暖
B.旱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2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_______个国家相邻。
22、填图: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A____高原、B____高原、C____高原、D____高原。
(2)四大盆地:E____盆地、F____盆地、G____盆地、H____盆地。
(3)三大平原:J____平原、K____平原、L____平原,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____和____。
(4)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____和____。
2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科学家曾经提出来过多种假说,其中“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4、地壳的变动和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5、按要求完成表格。
2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 和
27、有关香港的美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8、(题文)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9、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0、香港特别行政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1、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材料二: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_______级阶梯,降水向西北逐渐减少,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___________区过渡的地带。
(2)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和_________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________,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中游的河口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______________严重的________高原地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缓,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_________”。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______ (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采取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的工程措施目的是__________。
(6)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黄帝陵),民俗文化独特(信天游、腰鼓、剪纸),为大力发展_________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图示的___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32、读“2006-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2011年,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亿人,自然增长率为______‰;六年来,我国人口总数越来越_____,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____。
(2)2011年我国人口总数比2006年增加了______亿人。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______位。
(3)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现阶段,我国把实行“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3、图甲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乙示意黄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及2018年含沙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
(2)丙区位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
(3)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____,从上、中、下游河段看,该水文站位于_________河段。
34、吉林、福建以粮食合作为纽带,开展合作。阅读资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是 0.93 公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耕地面积分布不均,造成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粮食输入大省通过跨区域的粮食合作缓解本地粮食不足问题。
材料二:2005年起,福建省与粮食主产省共同主办每年一届的“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到 2021 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吉林省已经连续 17 年参加粮洽会,两省已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两省以粮食合作为纽带,在病虫害防灾减灾、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
材料三:福建、吉林两省土地利用比较图表。
| 基本概况 | 土地利用类型(单位:万公顷) | ||||
纬度范围 | 面积(万 k㎡) | 人数(万人) | 耕地 | 林地 | 其他 | |
福建 | 23.5°N-28.5°N | 12.4 | 4154 | 93.2 | 876 | 269 |
吉林 | 41°N-46°N | 18.7 | 2407 | 749.8 | 881 | 255 |
(1)下面不可能是吉林大米产地的河流流域是( )
A.图们江
B.黑龙江
C.松花江
D.辽河
(2)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与其拥有丰厚肥沃的寒地____土有关。
(3)与吉林省相对比,福建省的纬度位置优越性表现在____。
(4)结合表格分析福建省粮食自给率低的原因是____。
(5)两省____(土地利用类型)占比都最大,在卫星遥感监测病虫害、灾害等方面合作较多。
(6)两省利用差异化的旅游资源,开展“交换冬天”旅游活动,福建游客冬天来到吉林发现当地传统民居窗小、墙厚,请你解释原因。
3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上图是长江水系图,下图是长江干流剖面图。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
(2)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A:湖北省的 ,B:江西省的 。
(3)河流①在 (城市名)汇入长江,河流②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
(4)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人们 ,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C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上游或中游)河段,a是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b是攀枝花的 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