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 缺氧 冻土 B. 太阳辐射 地震
C. 气压高 土地盐碱化 D. 雨雾多 滑坡
2、“人民币上学地理”,图示景观(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和简称分别是( )
A.贵州省 贵
B.西藏自治区 藏
C.浙江省 浙
D.云南省 滇
3、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
A.森林→ 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根据所学知识,两会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文化中心
5、我国东部分布有四大边缘海,中国最南端所在海域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6、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A.青海四川 B.青海西藏 C.四川西藏 D.甘肃四川
7、下图反映的是( )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 B.傣族的泼水节
C.瑶族的盘王节 D.彝族的火把节
8、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
A.厦门
B.汕头
C.深圳
D.珠海
9、如图是台湾岛中部地区遭受某种自然灾害后的景观图。读图完成夏秋季台湾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沙尘暴
10、中国各民族水乳交融,共谋幸福生活。关于中国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东北、西北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11、我国到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 )
A.12、1、2月
B.6、7、8月
C.3、4、5月
D.9、10、11月
12、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气候灾害是: ( )
A. 洪涝 B. 干旱 C. 寒潮 D. 台风
1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位于京杭运河、新通扬运河和芒道河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优势是( )
A.沿线地区经济不发达,用水量小
B.全线可利用地势直流
C.可利用京杭运河河道,工程量小
D.水质最好,污染最少
【2】近年来,为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扬州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开展输水廊道生态保护涵养工作
B.成立核心保护区,推进生态湿地恢复
C.修建梯田,退林还田,减少工业
D.建设防护林,有效服务南水北调工程
14、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地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因为我国( )
A.多火山,地形多为山地、高原
B.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
C.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D.在陆地和海洋和交界地带
16、2020年10月21日至22日,华北、东北、黄淮等地迎来大风降温,内蒙古和东北地区阵风达8~9级,气温将下降6~10℃局地12℃以上。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 )
A.台风的影响 B.寒潮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干旱的影响
17、下列黄河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8、关于哈尔滨地区所处温度带及干湿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温带、半湿润区 B.中温带、半干旱区
C.中温带、半湿润区 D.暖温带、湿润区
19、2019年11月24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5到6级偏北风,西部、南部部分地区气温下降12-15℃,今晨最低气温降至2℃以下。材料描述的是哪种天气(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20、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序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田 ②林地 ③旱地 ④荒地
B.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林地
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D.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2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____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____分布。
2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由图可知,我国水稻与小麦分界线是以____--____作为分界线,也与我国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也是我国暖温带与____分界线,此界线以南主要种植水稻,粮食作物熟制是____,属于____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____;此界线以北小麦分布____和东北平原,分为春小麦和____,影响小麦熟制的主要因素是____。
23、我国共有_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_______个省,_______个自治区,_______个直辖市,_______个特别行政区。
2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 ”的特点.
25、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水利枢纽.
26、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面积最小的洲是 。
27、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28、北京的经纬度位置 。
29、根据下列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位置等特点,识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30、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年际变化大。
3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暑假期间,家住北京的贝贝去上海看世博会.贝贝手中有一份列车时刻表(见表),但是他有一些困惑,你能帮助他吗?
车次D29 站名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车次T35 站名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北京南 |
| 07:47 | 北京 |
| 17:40 |
… | … | … | … | … | … |
徐州 | 13:56 | 14:02 | 徐州 | 04:09 | 04:31 |
南京 | 16:26 | 16:28 | 南京 | 07:32 | 07:38 |
上海 | 18:44 |
| 上海 | 10:41 |
|
(1)时刻表中的两个车次哪一个做到了“朝发夕至”? ,该次列车全程耗时 .
(2)贝贝的这次行程将依次经过我国的哪两大地形区? 、 .
(3)北京作为中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之首,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
32、某中学开展了“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环境差异”的主题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识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1)秦岭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大致呈________走向。
(2)秦岭南侧地区降水________,北侧地区降水________。秦岭—淮河线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是我国________(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3)冬季,秦岭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使秦岭一淮河线大致与1月份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成为我国___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
主题二:析南北人文差异
(4)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________,交通运输以________运输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农田多为________。
33、读“台湾岛地形图”和“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台湾岛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台湾岛的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这种规律主要是受____因素影响形成的。
(2)台湾岛形似纺锤,以____(地形)为主,北回归线穿过____部,气候湿润,河流流量____。
(3)台湾山脉位于其____部,从年降水量分布可看出,台湾岛东部年降水量比西部年降水量____(填“多”或“少”),其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位于台湾山脉的____。
(4)台湾地势是____,大多数河流向西注入____海峡。
34、印度是南亚大国,目前人口超过13亿,仅次于中国;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对外依赖性强,人口增长缓慢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由气候资料图可知,东京与孟买同属于________气候,图中盛行风不稳定的后果是________,会造成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印度西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日本________,对外依赖十分严重。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许多日本企业依靠________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
(3)印度人口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而日本人口增长缓慢,带来了________(列举一条)等不利影响。
35、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运河是亚洲和A____洲的洲界线,间接沟通了D____洋和F____洋。
(2)②是____运河是C洲和南美洲的洲界线,沟通了E____洋和D大洋。
(3)③是____山脉是亚洲和B____洲的洲界线。
(4)④是____海峡是亚洲和C____洲的洲界线,沟通了E大洋和G____洋。
(5)本初子午线和南回归线都有穿过的大洲是____洲。(填名称)
(6)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____洲和____洲。(填名称)
(7)从海陆分布看,地球最南端是____(填海洋或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