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B.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黑龙江
C.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D.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2、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为什么西部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差异大 B. 经度差异大
C. 气温年较差大 D. 年降水量差异大
3、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美誉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澜沧江
4、以秦岭一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5、读下面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藏—拉萨
B.②—黑—长春
C.③—甘—西宁
D.④—鲁—郑州
【2】藏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和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与省级行政区域④相邻的国家有( )
A.蒙古、俄罗斯、朝鲜
B.尼泊尔、不丹、印度
C.越南、老挝、缅甸
D.阿富汗、韩国、印度
6、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与此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夏季风活动
D.冬季风活动
7、资源必须具有特点是( )
A.可再生
B.不可再生
C.对人类有价值
D.对人类无价值
8、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南多北少
D.各少数民族独立居住
9、秦岭—淮河线是( )
A. 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0、关于下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c
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C.②山脉东侧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D.③山脉是山西省与山东省的分界线
11、下图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对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①是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河流
B.河流②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C.河流③冬季有结冰期
D.河流④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2、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珠江
13、(题文)“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掉风”,这两句诗描述了我国某种天气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该天气应该是指:
A. 寒潮 B. 春雨 C. 梅雨 D. 台风雨
14、下左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同城效应”示意图。读图,实现该“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1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
①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②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③1月0℃等温线④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⑤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16、在我国能源矿产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水能
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春运发生了诸多变化。如图为2019年春运第一周统计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运输人次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3】高铁建设在平原地区也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工程难度
【4】人们经常根据出行目的,确定出行方案,下列不合理的是( )
A.“双十一”大量的快递要从城郊物流中心往市区分配点派送,主要利用公路运输
B.地震抢险救援,远途可以选择航空运输,较短路途可以选择公路运输
C.重庆的小芳假期去武汉探亲,沿途顺便想欣赏三峡风光,可以选择水路运输
D.包头的王明要去乌鲁木齐,最经济的出行方式是乘坐火车经陇海—兰新线
18、符合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19、下列地域适合发展“蓝色农业”的是( )
A. 耕地 B. 草场 C. 高原 D. 海洋
20、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 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 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 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2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2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3、从黑龙江______到云南______画一条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24、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____。水量丰富,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的河流是____。
27、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祖国大陆 省相邻、我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现资本主义制度。
28、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___________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9、填空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达 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 位。
【3】我国共有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共有 个民族,其中, 族人口最多。
【5】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30、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有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秀美的湖光山色,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第一水乡” 。
31、读“东北三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B省的名称是____。
(2)图中a山脉的名称是____;d河流的名称为____。
(3)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由于纬度偏高,东北农作物的熟制为____。
(4)本区石油、钢铁、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因此重工业发达。图中②代表的是我国最著名的____工业基地。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东北地区面临着____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急待解决。
(5)东北地区从“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环境危机。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建立一大批自然保护区。图中①所在____平原,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32、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演示的是地球的____运动引起昼夜交替现象,从图中的昼夜状况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____(节气)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上)。
(2)B点位于昼夜半球分界线上,该地正处于____(日出/日落)。
(3)图中A、B、C三地昼夜平分的是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22年12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订合作订单,深化两国在能源、物流、医疗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沙特阿拉伯已成为中国最大石油来源国,未来可能实现用人民币代替美元进行油气贸易结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沙特阿拉伯的序号是____,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区。
(2)我国从该地进口石油,油轮需要经过的东南亚重要海峡是____海峡。
(3)中国代表与沙特阿拉伯代表洽谈贸易合作,发现沙特阿拉伯代表主要为____人种,并且他们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纱巾,主要目的是适应当地____的自然环境。
(4)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沙特阿拉伯正在考虑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做。(答一点)
34、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气候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右图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_____(填数码代号),①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填地形区)上。民居③形成是由于当地人民____生活的需要形成的,而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自然因素分析是受当地____的影响形成的。
(3)A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_________(运输方式)调往C地;C地区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需要从__________(河流)调入。
(4)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B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央视《地理·中国》报道,黄河支流上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桥层,材料一右图),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
(1)材料一图中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①、②两河段中,水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出现“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
(2)材料一图中③、④两地中位于湿润区的是____。
(3)“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____)严重。
A.台风 B.水土流失 C.寒潮 D.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