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市场洗牌效应显现,ofo、摩拜两强平分秋色的格局已经形成,其它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②元明青花存世量本来就少,而大器中的大罐完器更是凤毛麟角,重金难求,此类大罐每件在绘画的细节上都独具特色。
③2017沈阳国际车展吸引了大批市民,早上展馆一开门,人们就鱼贯而入,各展区瞬间挤满了前来参观、选购的消费者。
④不知道从何时起,婚闹变了味,在一些地方,闹起来没有分寸,仿佛不闹个天翻地覆就没有氛围,不折腾得七荤八素就不过瘾。
⑤从《大圣归来》到《摔跤吧!爸爸》,正是观众的口碑,才让这些好作品得以从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浮出水面,逆袭赢得高票房。
⑥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在协理宁国府中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事无巨细都要操心,玲珑剔透的她总能在不经意间化解僵局。
A. ①③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堑(qiàn) 堤沙(dī) 千骑(qí) 都门(dōu)
B.凝噎(yē) 暮霭(ǎi) 老叟(sōu) 罗绮(qǐ)
C.重湖(chóng) 叠?(yǎn) 嬉嬉(xī) 骤雨(zhòu)
D.箫鼓(xiāo) 珠玑(jī) 参差(cān) 羌管(qiā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轩冕(miǎn) 嫉恨(jí) 数落(shù) 人影幢幢(chuáng)
B.颦蹙(cù) 谏诤(jiàn) 嗫嚅(nuò) 相濡以沫(rú)
C..亵渎(xiè) 瞭望(liào) 楔子(qì) 锲而不舍(qiè)
D.佝偻(gōu) 付梓(zǐ) 咻咻(xiū) 缠绵缱绻(quǎn)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演说家,他一登上舞台,就神采奕奕,舌灿莲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气场和丰沛的内容很快就能让观者听者叹服。
②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蟾宫折桂,喜获殊荣,被授予联合国环保“地球卫士奖”。
③21世纪,是一个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
④一篇文章,一旦“镶嵌”了“金句”“金词”,则富丽堂皇,而谁又会知道,这背后是作者对词语的大量占有和辛苦打磨。
⑤辽宁省著名书法家沈延先生,出身儒门,自幼跟从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舞文弄墨,弱冠之时,已然称誉乡里。
⑥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台上对答如流,活泼可爱,玲珑剔透。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寺钟鸣昼已昏 昼已昏:指黄昏时分
B.渔梁渡头争渡喧 喧:吵闹
C.鹿门月照开烟树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中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D.岩扉松径长寂寥 岩扉:山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近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7日《万物皆可“元宇宙”?》)
材料二:
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要举措。
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
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
(摘编自《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元宇宙目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但这并不妨碍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
B.在具体场景中的现实案例,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C.在罗伯特·诺齐克的课堂上,学生大多能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而选择需要承受失意和痛苦的现实世界。
D.在元宇宙领域,“炒概念”和“炒热钱”都是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无法借以实现生活方式的迭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对元宇宙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评论,材料一侧重受众视角,材料二侧重资本视角。
B.材料一中认为科技发展要以现实为支撑,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C.资本实体清醒地借助元宇宙攫取利益,而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是被动的。
D.材料二中引用英美学者的话论证拥趸们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揭示了“科技向善”的真相。
【3】根据材料二“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的一项是( )
A.部分网红博主靠元宇宙概念卖课,吸引了众多的网友,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150万元。
B.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C.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1亿人民币。
D.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54.4%。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有学者提出,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冷热关系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材的直与曲来阐明人们要接受约束并不断学习的道理,接着又用假设的语气“____________” 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而木材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知足不辱,_____,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
(2)____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李白《蜀道难》)
(4)结庐在人境,_____。(陶渊明《饮酒》)
(5)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枚《阿房宫赋》)
(6)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人间如梦,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王守仁《传习录》)
9、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主张治理国家“我无为,而民自化”,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的正是这种理想境界。
(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写郭橐驼为了使树木保持天性,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十分恰当,对于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3)美学家朱光潜说,“杏花”能够让人想到“秀丽”“神韵”等词,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意象。“杏花”一词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指出只有“____,____,____”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____”,收兵后,呈现在眼中的则是“____”的悲壮场面。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海陵喜雨
甲戌四月晦日赋
贺铸
闰年四月之相交,旱天云物何萧骚。
清风卷地换尘世,白雨入林翻海涛。
殊胜农儿踏车健,少宽病夫挥扇劳。
须晴径买一渔艇,想见横塘深半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雨至时间和雨前景象,既照应了副题中的“晦日”,也暗含了作者喜雨的原因。
B.大雨既至,农人们内心充满了对天降甘霖的喜悦之情,仍然在雨中兴奋地踩踏着水车。
C.尾联用“须”“想见”写诗人的计划与猜测,大雨过后池塘水涨,正好可买艇游玩一番。
D.诗人有民生情怀,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农人的关心,这与《观刈麦》中所表达的情感相似。
【2】诗歌的第二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性介特,力学慕古,讲求经世务。
成化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言:‚今天下有太平之形,无太平之实,因仍积习,废实徇名。曰振纲纪,而小人无畏忌;曰励风俗,而缙.绅.弃廉耻。饬官司,而污暴益甚;恤军民,而罢敝益极。减省有制,而兴作每疲于奔命;蠲免有诏,而征敛每困于追呼。赏竭府库之财,而有功者不劝;罚穷谳覆之案,而有罪者不惩。是则诚可忧也。愿陛下以古证今,兢兢业业,然后可长治久安,而载籍不为无用矣。帝不能从。
时塞上有警,条上备边事宜,请养兵积粟,收复东胜、河套故疆。又言: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语皆切时弊。秩满,进侍讲,直经.筵.。遭两丧,服除,以亲不逮养,遂不起。
弘治初,言者交荐,以原官召修《宪宗实录》。三年擢南京国子祭酒。明年谢病去。家居将十年,荐者益众。会国子缺祭酒,部议起之。帝素重铎,擢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屡辞,不许。时章懋为南祭酒,两人皆人师,诸生交相庆。居五年,引疾归。
铎经术湛深,为文章有体要。两为国子师,严课程,杜请谒,增号舍,修堂室,扩庙门。置公廨三十余居其属;诸生贫者周恤之,死者请官定制为之殓。家居好周恤族党,自奉则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谢铎传》)
注:公廨,旧时官员办公的场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B. 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C. 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D. 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庶吉士,亦称庶常,是明、清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进士当中选择有潜质的人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B. 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明代属于特权阶层。
C.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他官充任或兼任。明代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制度化。
D. 诸生,汉时指儒生,明清时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今诸生学于太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铎淡泊做官。他因为亲不及养,在服丧结束后不去就职;曾称病辞去南京国子祭酒;后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推辞不掉才勉强答应。
B. 谢铎敢于直言进谏。他借助校勘《通鉴纲目》的机会,提醒皇帝当今天下太平只是有名无实,要以古鉴今,兢兢业业,不要废实徇名。
C. 谢铎关心边境安危。他条陈上疏边防措施,建议朝廷养兵积粟,收复疆土;同时指出戍边将帅营私是导致三军怨愤的原因,切中时弊。
D. 谢铎自律有仁德之心。他生性孤高,不随流俗;作为国子师,他杜绝私人请托,生活简朴布衣蔬食,却喜欢体恤周济聚居的同族亲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饬官司,而污暴益甚;恤军民,而罢敝益极。
(2)置公廨三十余居其属;诸生贫者周恤之,死者请官定制为之殓。
14、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什么都不知道。”是网友调侃人们旅行的话。其实,人生也如旅行,也许当人们拿出相机,抓拍到一个重要瞬间的时候,也可能错过了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