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以下四幅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盛唐( )
A.清明的社会风气
B.繁荣的经济状况
C.激扬的社会气象
D.多彩的都市生活
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马陵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包括(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学会用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入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5、与商朝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有
①盘庚迁殷
②牧野决战
③国人暴动
④烽火戏诸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他是即将步入近代的中国人的启蒙者,意识革新的先驱者。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著作:“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他的著作取名《石头记》,文中的“他”是
A.徐光启
B.汤显祖
C.施耐庵
D.曹雪芹
7、北宋时,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目的是( )
A.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
B.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C.削弱相权
D.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8、我国古代有一部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作者贾思勰搜集了丰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观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此书。这部书是
A.《黄帝内经》
B.《兰亭集序》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9、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这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 察举制度的实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 科举制的创立
D. 八股取士制度的形成
10、东汉时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且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制造陶器
C.种植粟和水稻
D.穿纺织品原料的衣服
12、传说“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13、“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可译为:周幽王做了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入侵就把烽火点燃,诸侯们就都会过来)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A.定期朝见天子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1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以享受米饭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1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都江堰的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B.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构成
C.都江堰修建于战国后期
D.都江堰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6、下图所示内容,就史料类型而言,属于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视史料
17、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18、史书记载:“秦能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国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管仲改革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商鞅变法
19、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其通过历代传承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下列“马”字的书写演变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
B.
C.
D.
20、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A.提高教育质量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经济发展
D.促进民族交融
21、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同时,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在各州府设置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22、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3、光武中兴:
(1)措施: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24、_____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1616年,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5、960年___________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
26、唐朝时期,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唐玄宗时期封______首领为怀仁可汗;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7、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____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8、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洒脱浪漫,“诗仙”美誉——
(2)悲愤凄婉,“诗圣”美称——
(3)诗作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唯一女皇帝——
(5)唐玄宗时的贤相(一位即可)——
(6)灭亡唐朝的节度使——
29、炎帝和黄帝受到后人的尊崇,被尊称为______;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
30、明朝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____;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31、将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 白 闯 王
赵匡胤 下西洋
李自成 杯酒释兵权
曹雪芹 诗 仙
郑 和 《红楼梦》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松赞干布迎娶的唐朝公主是——
(2)被宋神宗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3)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的是——
(4)被“黄袍加身”的是——
(5)率领起义军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33、实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体验民族之情】
材料一 唐朝加强对室韦、靺鞨、回屹、南诏等民族的管理,分封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官衔,任用这些民族的人到长安做官;效仿汉朝与边疆部族进行通婚,最有名的“和亲”公主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再一次疏通丝绸之路,开通“参天可汗道”。
【触及民族战争】
材料二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族史纲要》
【感悟民族交融】
材料三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畏兀儿、蒙、汉等民族逐步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管理边疆民族的措施。(2点即可)
(2)据材料二,分析“榷场”“互市”是怎样的场所。概括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
(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